问道中国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问道中国茶 > 福建日报:印象大红袍艺术团(Impression Dahongpao Art Troupe)成立一周年侧记

福建日报:印象大红袍艺术团(Impression Dahongpao Art Troupe)成立一周年侧记

 武夷山印象大红袍艺术团

  不知不觉,印象大红袍艺术团(Impression Dahongpao Art Troupe)成立一周年了.对于艺术团300多名演职人员来说,这一年的甘苦,足够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品尝.

    万事开头难,因为难,才有回味.“一步一个脚印,汗水融合着泪水,艰辛不易!”8月10日上午,印象大红袍艺术团团长吴美求回忆艺术团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
    一个团队一个家
    提及印象大红袍艺术团(Impression Dahongpao Art Troupe)的演员们,吴美求总是习惯地称他们为“孩子们”:孩子们很能吃苦;孩子们很让人操心;孩子们很爱闹……与此同时,在演员们的QQ空间里,大家也给吴美求一个共同的称谓——“吴妈妈”.
    “剧团就是一个家.”吴美求说,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一起欢笑,共同成长.而维系“家庭”的纽带,是演员们在节目排练时洒下的汗水和泪水.
    印象大红袍艺术团(Impression Dahongpao Art Troupe)绝大部分演员都没有舞蹈功底,此前,他们有的是导游、有的是饭店服务生、有的是茶艺小姐、有的是初出校门的学生……在导演的眼里,这样的条件实在不够优秀.但是就是这样一群人,在短短的时间里,让来自北京的导演组刮目相看.
    “孩子们热爱艺术,肯吃苦.”吴美求说.90后女孩陈桂娟因为太辛苦,在排练中晕倒了,剧组本来想送她去医院检查,没想到被她拒绝了,“我没事,让我继续练吧.”她说.这样的精神,让身边的老师为之感动.
    肉体上的锻炼可以承受,精神上的磨炼让人难熬.《印象大红袍》节目的成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乎每一个场景的背后都有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的排练,吴美求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上百名演员一起打算盘的镜头.“镜头中演员们整齐划一地打完算盘后,要快速跑到一个地方集中,一天下来他们大约需要跑10公里.”吴美求说,大家好不容易把动作炼好了,但是导演组最后感觉与大红袍茶文化的内涵不大融合,一句话又否定了,演员们一个多月的汗水白流了……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但是演员们依然默默付出,虽然辛苦,却没有一句怨言.
    辛苦排练之余,艺术团的老师与演员们互相关心支持,也为确保节目的顺利出炉打下良好的基础.演员张婉珍家住外地,去年中秋节因为排练回不了家,“今年恐怕吃不到我最爱的‘团团’了.”在QQ空间里,张婉珍写下了自己的遗憾.没想到,老师早就知道她爱吃一种叫“团团”的美食,中秋夜,一碗热乎乎的“团团”端到她的面前.“‘印象大红袍’是我的家.”日记中,张婉珍这么写着.这句话,道出了全体演员的心声.
    搭起武夷文化宣介大舞台
    从印象大红袍艺术团(Impression Dahongpao Art Troupe)组建开始,《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就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张艺谋携手武夷山,两个顶级的组合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在期待,张艺谋会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这一切,都由印象大红袍艺术团(Impression Dahongpao Art Troupe)的演员们来表现.今年3月29日,《印象大红袍》首次公演,2000多名观众涌入剧场,360度旋转舞台、变幻莫测的特效灯光、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一切都让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自3月29日正式公演以来,印象大红袍艺术团(Impression Dahongpao Art Troupe)已经演出了147场,接待观众15.62万人次.”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郑青荣告诉记者,公演以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印象大红袍》演出平均每场观众人数都达到1300至1400人,每逢周末,往往需要加演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为此,演员们常常需要加班.
    “我们的演出没有淡季.”郑青荣说,有高质量的节目做支撑,有敬业的演员队伍,《印象大红袍》与武夷山青山绿水相得益彰,共生共赢,发展前景美好.据预测,《印象大红袍》年接待人数将超过40万人,这意味着每10个游客中,有一位会自觉地在视觉盛宴中走近武夷文化,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加大.
    “《印象大红袍》投资巨大,一开始,反对的声音也很大.”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彬说.然而,公演4个多月之后,这些质疑声逐渐平息.因为大家发现,自从《印象大红袍》公演之后,曾经夜晚十分冷清的武夷山变得热闹了许多,演员们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如今,《印象大红袍》已不仅仅是一场表演,它承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郑彬说.爬天游峰、游九曲溪、看《印象大红袍》,正逐渐成为游客到武夷山旅游的三大目标,《印象大红袍》成为宣介武夷山山水文化、茶文化的大舞台,无形中延伸了“自然与文化”双世遗品牌中文化的触角.而且,随着《印象大红袍》知名度的提高,十几个衍生产品也已设计成型,只待挺进市场,文化经济效应十分显著.
    “演员们在成就自己艺术梦想的同时,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推介者,这是他们当初没有想到的.他们的舞台演出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观众的反映,创作团队一直在完善演出效果.”郑彬说.
    打造文化产品,弘扬武夷文化,《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记者 黄云峰 徐树才 通讯员 金文莲 陈 洁)

上一个:《大观茶论》及《文会图》- 宋徽宗赵佶

下一个:大红袍是什么茶?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