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爱德华实验茶厂(福建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品牌:竹缘堂)是由中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于1996题名,中国茶叶学会会员 、高级农艺师 、资深的武夷岩茶专家陈德华提议创办,并长期当任茶场的首席顾问,亲自参与各项工作。 爱德华茶场座落于武夷天心岩茶区,拥有百余亩得天独厚的茶园(茶园四周皆以青山秀岭为屏障,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洁净无污染)和精湛的制茶技术(采用传统的乌龙茶加工工艺)。茶场以“竹缘堂”为注册商标,主打产品为与陈德华先生有着不解之缘的纯种大红袍、商品大红袍、肉桂、水仙、金观音、铁罗汉、水金龟等。 本场注重武夷岩茶的研究挖掘 、改良、更新、开发,特别是“大红袍茶砖”的研制成功,保留武夷岩茶传统的同时,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武夷岩茶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贡献。 专业的技术保证了优质的专业品质,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集良种培植、茶树耕作、采收工艺、加工科研为一体,是广大武夷岩茶爱好、品尝、研究者的乐园。 人生如冲泡一杯乌龙茶,几度沉浮,唯有以品茶淡定的心对待,方能顿悟生命,感悟人生。
陈德华先生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创建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品牌:櫆星)。1996年至1997年陈德华先后创办了爱德华茶庄(即现在的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及武夷山市首家民营性质的茶叶研究所——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继续从事岩茶品种研究推广工作。1996年在茶叶再加工方面,陈德华首家开发武夷紧压茶,开创了乌龙茶紧压茶的历史,让古时武夷山茶“龙团凤饼”重现生机。2005年由所在的爱德华实验茶场、北斗岩茶研究所特别研制改进了 “大红袍茶砖”、“水仙茶饼”等武夷岩茶产品,使武夷山的紧压茶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景象。2007年10月获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武夷山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06年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传承人.
陈德华简历陈德华,中国茶叶学会会员,武夷山著名的老一辈茶人,从事茶业事业四十余年,任武夷山市茶科所所长达二十余年,期间负责对母树大红袍的监制工作。1982年在武夷山御茶园建立了第一个占地五亩的武夷名丛、单丛观察园,一九八五年在茶科所进行的“大红袍无性繁殖及加工技术研究”获得了成功。同年推出了大红袍小包装,投放市场,反响极大,提高了大红袍的知名度。一九八九年、一九九六年被聘为第二届与第三届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审定小组成员。一九九一年主持的高产肉桂栽培试验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一九九六年参加“省地方标准《武夷岩茶(乌龙茶)综合标准》制定工作,获省标准计量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还参加“武夷岩茶快速做青技术及设备研究”工作,获武夷山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九九七年退休后创办了武夷山市首家民营科技企业——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后又创办了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场。现受聘于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任副董事长,负责母树“大红袍”的制作工作。
一、大红袍茶砖
联系人: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