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问道中国茶 >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三集:茶路风云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三集:茶路风云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系列节目:

  1.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一集:武夷问茶  
  2. CCTV走遍中国之武夷山茶文化 第二集:万里茶路   
  3.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三集:茶路风云  
  4.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四集:茶风古韵 
  5.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 第五集:茶神传奇大红袍母树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三集:茶路风云,简述武夷茶正山小种红茶与英国鸦片与美国独立战争的故事:
1662年的英国皇宫,一场规模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要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在婚礼的宴会上,宾客们惊奇地得知,凯瑟琳频频举起的高脚杯中并不是葡萄酒,而是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来自古老中国的神秘饮料,叫做红茶.这位酷爱中国红茶的凯瑟琳,因此多了一个“红茶皇后”的美称.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凯瑟琳的画像经常出现在英国各类红茶的包装盒上.由于她的缘故,红茶首次在英国宫廷中亮相.不过,英国人并不知道,这种远道而来的红茶在中国的诞生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传奇经历.
在武夷山的桐木村,长久以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明朝末年,武夷山已经开始生产半发酵的乌龙茶,但是由于桐木村海拔比较高,夜晚气温低,发酵非常困难.有一天,一只来自北方的军队路过桐木村的茶厂时,便驻扎了下来.由于正值采茶时节,茶厂铺满了绿色的茶青.大面积的茶青被压在士兵的身体之下,经过几天的反复践踏,错过了半发酵的制茶时机,反而得以完全发酵.
当军队离开之后,心急如焚的茶农立刻把这些茶叶收集起来,为了减少损失,尽快把茶卖出去,他们试着用柴火把茶烘干.
吴锡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他们用了一个未干的松枝,来进行烘茶,这个未干的松枝在燃烧的过程中,就会有松烟,这个松烟充满了满屋,没想到这个松烟被茶叶吸收了以后,产生了一个独特的味道,独特的香气.”
当年,这批茶被当作是制作失败的次等茶,运到远处的茶市上以很低的价钱卖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许多人出三倍的价钱专门订购这种茶.于是,当地人便将错就错,按照全发酵的方法制作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茶,起名叫“正山小种”.
武夷山桐木村的茶工绝对不会想到,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正山小种”,开辟了茶叶史上一个全新的类别.在随后几百年中,“正山小种”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所有红茶的祖先.
吴雅真(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它有一个很特别的,就是带一点桂圆香,而且有一点淡淡的那个烟的味道,因为它是用松木去熏的,所以它很有特色.另外呢,我觉得正山小种红茶就红茶而言呢,它的颜色也很美,有一点像玛瑙的颜色.”
虽然红茶的诞生充满着偶然性,不过在当时的世界,却可以说生逢其时.十七世纪初,欧洲国家正在积极投身于航海大发现.葡萄牙,荷兰的船队先后到达远东,东西方海外贸易就在那时开始兴起.丝绸,瓷器和各种茶叶成为最让这些西方的探路者痴迷的物品.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把少量的“正山小种”红茶带回了欧洲.
邹新球(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茶叶专家):“荷兰人把这个茶叶传到法国、德国和英国几乎是同时,但是红茶在德国和法国的传播过程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在德国当地的啤酒文化已经扎下根来了,特别是红茶当时又比较的昂贵,所以很难在普通的百姓中扎下根来,同样的道理,它在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样的地中海葡萄酒文化群中,它同样也传播不顺利.但唯独传到英国以后,情况不同.”
与欧洲大陆的水质不同,英国的水质普遍较软,适合冲泡饮料.当红茶在英国被冲泡起来,桂圆香的味道得到充分地发挥.再加上凯瑟琳皇后的亲身示范,红茶作为一种奢华和尊贵的象征,很快在英国的上流社会中风靡起来.在当时,欧洲人对于遥远的东方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关于中国的奇幻想象也在这杯玛瑙色的武夷红茶中得以无限地放大.
由于红茶生意主要由荷兰人垄断,在英国,红茶的卖价极其昂贵.当时有一种说法叫做“掷银三块,饮茶一盅”.随着英国国力的逐步增强,英荷两国的海外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十七世纪中后期,这两个欧洲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终于兵戎相见.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彻底打败了荷兰,从此之后,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吴锡端:“那么英国取代荷兰之后,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从那以后,茶叶的价格开始下降了很多,中国的茶源源不断地流到欧洲去了,茶叶就在欧洲普及开来.”
茶叶慢慢地改变了欧洲人的口味,同时欧洲人的需求也在悄悄地影响着着中国的茶叶生产.在武夷山的星村,有一座闽北最大的妈祖庙,叫做天上宫.众所周知,妈祖是海上的保护神,而星村处于内陆的深山之中,与大海相距甚远.那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一座规模如此雄伟的妈祖庙呢?
每年的4月,来自太平洋的温湿季风,为福建武夷山区带来了开年的第一场雨.武夷春茶迎来了一年最重要的采摘季.清晨,桐木村的茶农将顶着露水的三片鲜嫩茶叶摘下.整个早上,他们每人只能采摘不到两斤的茶叶.到了中午时分,这些新鲜的茶叶就会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道,被送到附近的星村镇.
两百多年前,星村是武夷山仅次于下梅村的第二大茶叶集市,每年第一场春雨过后,茶叶开埠,这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南来北往的茶商纷纷聚集.清人刘靖曾经记述:“山之第九曲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在这里,那些新鲜的茶叶被制作、包装成武夷红茶.随后,一部分被运到下梅村,经过晋商的调配,踏上了远赴俄罗斯的万里茶路.
另外一部分红茶由闽南或闽西的商人通过九曲溪,沿着闽江运到福州,然后再运至厦门出售给欧洲的商船.
由于长期出海,为了行船安全,经营茶叶的闽西汀州人特别信奉妈祖.当年他们集资修建汀州会馆的时候,就特意把会馆建成了妈祖庙的样子.
1706年,武夷山僧人释超全在他的一篇《安溪茶歌》中提到:红茶大都由漳州人制作,紫豪和白豪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这些茶在厦门以非常高的价格卖给欧洲人.从中不难看出,当时,武夷山生产的红茶已经满足不了海外急剧扩大的需求,厦门附近的很多地方开始效法武夷山制作红茶.在那时,武夷茶有了一个享誉世界的英文称呼.
邹新球:“因为闽南厦门人称武夷茶就是‘bohea’,这样一种语音的话把它转化过去,转化成英文的话就是BOHEA TEA ,这个词起源得比较早,这也印证了英国人1689年首先靠近厦门港,直接装运红茶,在1692年就出现了这个单词.”
18世纪中叶,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将茶树分为两种,一种是绿茶,另一种就叫做武夷茶.这个分类法至今植物学界都在沿用.
邹新球:“到了安妮女王的时候,推崇了以茶代酒,因为酒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打架斗殴,包括一些犯罪等等这些现象,以茶代酒,这样逐步传播开来,整个英国社会普遍地开始饮用红茶.饮用红茶给英国人带来了健康和欢乐,对于英国国民性格的改变也起了很大的一个作用.”
在英国,当主人用武夷茶招待客人时,客人一定要起立致敬,以表达感谢.饮茶不仅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大英帝国的新式教育,并且迅速升华为关于教养的隆重仪式,优化着从王公贵族到普通人民的日常举止.一种独特而又丰富的英式红茶文化逐渐形成. (附:绿金:茶叶帝国(Green Gold:the Empire of Tea) - 中国茶叶与大英帝国)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全世界,如果按人口平均每人的饮茶量来讲,英国是在前几位的.每天规定有TEATIME,上午规定一个时间,下午一个时间.”
童启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英国有一年要找英国的象征,用什么来象征,有的人就提,把英国的下午茶作为英国的代表.”
AnneshkaBrown(武夷学院澳籍教师):“我们采用的是英式传统.先将牛奶放入杯中,也就是说先放奶后放茶.我们用一个大的茶壶,可以一次喝一大口,而不是用小杯喝.所以我们一次将所需要的牛奶、糖和茶放入杯中,然后用大杯喝.”
安妮莎卡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教师,任教于武夷山脚下的一所大学.由于经常要和不同国家的朋友交流,对于她来说,英式红茶和中国茶都是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品味两种不同饮茶方式的同时,也品味着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
AnneshkaBrown:“这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一般都是家庭成员和客人一起饮茶,我从没看到他们自己在一旁独自喝茶.同时也非常讲究泡茶的礼节.这是一种艺术.人们都自己泡茶,这很特别.”
英国人对于红茶的酷爱,激发了欧洲许多国家贩运红茶的热情.1745年,瑞典著名的大型远洋商船“哥德堡号”抵达中国进行贸易,从这张哥德堡号的运货单中可以看出,武夷茶占了相当大的数量.然而,这艘见证了中瑞两国最早友好交往的轮船,在返航途中即将到达瑞典海岸的地方,不幸触礁沉没.这成为世界航运史上最让人惋惜的一件事.
邹新球:“十八世纪这个武夷茶曾经代表了中国茶的总称,因为当时在十八世纪的时候红茶的贸易急剧地扩大,需要的茶叶的数量非常巨大,单单武夷山这个地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首先茶叶由北而南从武夷山一直扩展到厦门附近的同安、安溪这一带,但是当时都必须打上武夷红茶才能够出口.”
那时,红茶的生产,已经遍及福建全省,甚至扩展到江西、安徽、广东等地.武夷茶的行情日益见好,越来越多的茶农们都加入到红茶的生产中.然而,他们不知道,因为武夷茶的缘故,日常生活中普遍流通的白银竟然来自地球的另一端,他们更不知道,从那一刻起,自己已经进入了国际贸易的大循环.
邹新球:“为了购买越来越多的中国茶,它(英国)寻找了各种商品,但是都不能够被中国人接受,所以早期的时候只得用白银运往中国来购买茶叶.当时在十八世纪时候的商船,由欧洲开往中国来的商船几乎装载的都是白银,通常整船的货物当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白银,大概百分之十左右才是其它的物品.据有关资料的统计,整个十八世纪欧洲运往中国的白银达到1.7亿两.”
十八世纪,美洲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是全球最大的白银产地.每年这里产出的白银,有一半最终留在了中国.到了18世纪70年代,美洲的白银产量持续减产,英国人依靠白银购买茶叶变得越来越困难.因茶叶而出现的白银危机即将在北美洲引发一件大事情.
为了获取更多的白银,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法令,要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这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组织了许多以冲破垄断为宗旨的秘密社团,其中以波士顿茶叶党最为著名.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茶叶党成员秘密登上了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货船,将成箱的茶叶倒入海中,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这件事最终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十一年之后,获得独立的美国,建造了一艘叫做“中国皇后号”的货轮,来到中国进口了大量武夷茶.这是中美关系史上最早的记载.从此以后,武夷茶源源不断地进入北美市场.
十九世纪初,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对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中国的邻邦印度已经成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为了扭转因茶叶而产生的巨大贸易逆差,英国殖民者,悄悄地在印度为中国人生产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鸦片.
邹新球:“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是1773年取得了鸦片的专卖权,在这个鸦片的贸易中他取得了巨额的利润.到1804年左右的时候,它从欧洲运往中国的白银就很少了,甚至几乎都不运,到了1806年到1809年的时候,可以这么说,这个鸦片贸易大发展起来,他们已经造成了中国的金银倒流回去了.”
新兴的资本主义体制与古老守旧的封建体制产生了不可回避的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在当时的英国和清王朝之间表现为关于鸦片和茶叶的激烈冲突.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最终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与英国议和.作为胜利者,英国人要求开放广州、宁波、厦门、上海、福州五处作为通商口岸.
当时,卸任的两江总督梁章矩在一封写给福建巡抚刘鸿翔的信中,极力反对开放福州作为通商口岸.他写到:该夷所需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梁章矩所指的崇安就是今天的武夷山.
肖天喜(武夷山市政协主席):“当时五口通商,福建就占了两个口岸,一个厦门口岸,一个福州口岸,英商坚持开福州口岸的时候,主要目的就是运输武夷茶,包括武夷山周边的,也包括整个福建的茶叶,都从福州的口岸出去的.”
这是1844年英国人在福州最早开办的负责茶叶贸易的洋行.梁章矩的大声疾呼最终成为无声的呐喊.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的洋行逐步控制了武夷茶的外贸生意.从1856年开始,绝大多数武夷茶从福州运往欧洲各国,每年输出量占全国茶叶输出总量的70%%以上.福州成为世界“茶港”.
就在同一时期,外国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渗透,不仅获得了在华开设茶厂的权力,而且还以极低的税率进行茶叶出口.向俄罗斯出口茶叶的晋商逐渐失去优势,中国内陆曾经繁华了上百年的“万里茶路”走向衰落.
然而,对于英国人来说,关于中国红茶的占有计划还没有最终结束.英国达尔豪西侯爵发给他派往中国的间谍一道命令:“你必须从中国盛产茶叶的地区挑选出最好的茶树种子,你还必须尽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经验的种茶人和茶叶加工者.”这道命令的接收者是一个36岁的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为了永远地打破中国对茶叶制作技术的垄断,英国开始实施蓄谋已久的移植茶叶的计划.
这是一幅完成于1843年的手绘风景画,画中这个美丽的地方是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这幅画的作者就是罗伯特福琼.1843年的夏天,当福琼在武夷山九曲溪的竹筏上,绘制这幅画的时候,中英鸦片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此时,蓝眼睛黄头发的西方人在中国活动,随时都会遭遇巨大的危险,不过,此时的福琼却欣喜若狂,因为他在这里找到了最优质茶叶的种植区.
五年之后,福琼把自己装扮成中国人的模样,又一次悄悄来到武夷山.这回,他不仅详细记录了武夷茶的制作工艺,还购买了大量的茶树种子,并且用高价招募了八个当地的制茶工人.这些茶工并不知道,这位长相奇特的雇主将要把他们带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回到英国后,福琼出版了一本游记《茶国之行》.然而,在这本书中,关于窃取茶叶技术的细节被小心地回避了,那八个武夷山的茶工也下落不明.
2009年,武夷山的桐木村迎来了一位来自印度大吉岭地区的茶叶专家罗禅.大吉岭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麓,是印度最富盛名的优质茶产区.罗禅来到中国,第一站就是福建的武夷山,对于他来说,这里是一个梦想了许多年的地方.而罗禅的到来,也为我们揭示了一百六十多年前,那八个被福琼带走的武夷山茶工的去向.
RajivLochan(印度茶叶专家):“1842年,一位叫罗伯特福琼的绅士从印度来到中国,寻找做红茶的原料.他从香港辗转到福建、浙江、安徽.但他发现将中国的茶完全带走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沿途收集各种茶种、采茶工具.同时,为了做茶,他还寻找了很多制茶工具和手艺人.这些人知道如何做茶.他将这些人和器物都带回到了印度.这就是我们大吉岭茶的来源.这就是大吉岭王朝的开始.”
罗禅告诉我们,在大吉岭,运送上等的茶叶时不能让茶筐着地,必须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背在身上,这是为了防止茶叶沾染泥土和灰尘.而这种方法的发明者,据说就是一百六十多年前来到印度的那些武夷山的茶工.
RajivLochan:“太像大吉岭茶了.这个茶叶可以做很好的大吉岭茶.这么好的品质在其他地方难以见到.
当我到这里,我就径直走进来,坐在茶园中,品尝茶叶,环顾四周,我明白了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生长出如此好的茶叶.”
由于福琼的缘故,武夷茶在印度移植成功,之后,印度的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急剧跃升.50年之后,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茶叶足以供应欧洲,英国不再向中国进口茶叶.
事隔一百多年,罗禅把最上好的大吉岭红茶从印度带到了武夷山,并且邀请桐木村世代制作正山小种红茶的江家后人品尝.
印度红茶和它的祖先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就这样不期而遇了.
江元勋(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感觉这个茶,在红茶类当中,是我目前接触到的,除了正山小种顶级的红茶之外,就在功夫红茶领域,是目前我接触到的最好的.最好的同时我还有个感受就是,像您说的这个茶的底蕴里面仍然不失武夷茶的底蕴和香气,还有正山小种的根在里面.虽然离开好几百年了,可是它的中国味道还在.”
RajivLochan:“我正是这个160年后将中国茶重新带回中国的人.我也想未来将中国茶带到世界上去.”


上一个:CCTV走遍中国之武夷山茶文化 第二集:万里茶路

下一个: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 第五集:茶神传奇大红袍母树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