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问道中国茶 > 《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总导演莫骄访谈录:万里茶路走遍中国

《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总导演莫骄访谈录:万里茶路走遍中国

 问道·武夷茶专访《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Across China:wuyishan tea culture)总导演莫骄:沿着万里茶路走遍中国
    时间:2009年5月13日
    地点:武夷山度假区华南世新大酒店
    问道嘉宾:《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总导演莫骄
    问道人:邵长泉、黄琴芯、戴雄文
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万里茶路
   由于执导《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国家一级导演莫骄与武夷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莫导虽和武夷茶相识不久,但相知甚深。短短的几个月的接触,他对武夷茶文化却有着高度的认知和深刻的感悟。在紧张拍摄之余,他接受了本刊的非常问道——
 
问:《走遍中国》是央视收视率较高的知名栏目,但一般观众并不是很了解。请您介绍一下《走遍中国》是一档怎样的节目?
道:《走遍中国》是一个有关中国的人文地理节目。通过人文说地理,通过地理说人文。用镜头带领观众进入中国的地理空间,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中,将观众带进人文空间,揭秘历史,叙述故事,解密事件,介绍人物,让见证者见证历史,让专家学者进行评论匡正,让观众不知不觉间进入节目的叙事,共同探索、发现和思考。节目具有中国文化的观点立场、价值判断和思想追求。
 
问:《走遍中国》为什么要拍《武夷山茶文化》特别节目?
道:武夷山是多种茶类的发源地,茶文化底蕴深厚,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去年11月份,我们领导来武夷山考察,发现了这里茶文化的价值和力量,于是就做出批示,要求我们前来拍摄。12月中旬,我们电视台海外中心领导、专题部主任等一行到武夷山考察踩点,开始了《走遍中国》“武夷茶文化”特别节目的拍摄前奏。随后,我带领导演袁博、李剑锋、梁钢、刘观宏等先后深入武夷山采访、策划,并完成三稿《武夷山茶文化》剧本。今年3月,第一批拍摄人员来到这里,开始正式拍摄工作。
 
问:作为特别节目,《武夷山茶文化》有什么特别之处?
道:首先是领导特别关心。领导多次指示,要求我们把《武夷山茶文化》拍成精品力作。其次是拍摄团队特别强大。我们安排了5个摄制组,30多位工作人员组成强大的拍摄团队。再次是拍摄特别精细。每集30分钟的节目,我们要拍摄350分钟的素材,进行提炼和浓缩。此外,在拍摄《武夷山茶文化》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由茶文化延伸开来的具有更深层次内涵的闽北文化,于是我们再拍了8集关于闽北文化的纪录片。由于文化含量比较丰厚,这些节目将作为孔子学院的教材,向海外推出。
 
问:《武夷山茶文化》的篇幅、嘉宾阵容、播出档期是怎么安排的?
道:《武夷山茶文化》分为五集,名称暂定为《武夷茶缘》、《万里茶路》、《茶路风云》、《茶风古韵》和《茶神传奇》。为了拍摄的需要,我们邀请了日本茶人左能典代、印度茶商罗禅前来访谈,还将赴杭州、北京等地采访茶叶专家、院士陈宗懋,以及著名作家王旭峰等人。播出时间计划在6月份,将分别在央视4套、2套、9套展播。
 
问:作为《走遍中国》的导演,您走了许多地方,领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您觉得武夷山茶文化有什么特质?
道:武夷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神韵,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文化的、历史的、情感的,不同于其它地域。它是开放的,面向未来的,面向世界的。即使在清朝后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均相当落后,我们武夷茶依然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能在国外形成品武夷茶的文化习俗,这充分说明了武夷茶具有顽强向外扩张的生命力。
 
问:在拍摄过程中,您与武夷茶的人和事有着十分广泛的接触,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道:这里静谧、纯真的山水、沉淀千年的文化共同养育了神韵独特的武夷茶,也滋养了目光敏锐的武夷茶人。最近我接触了许多武夷茶人,他们都很有头脑,很有想法,都希望把文化作为武夷茶传播的载体,通过文化的传播实现武夷茶的传播,这是很了不起的。
 
问:万里茶路曾是武夷茶走向世界通道,您觉得它有着怎样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道:武夷山下梅作为万里茶路的起点,开始了武夷茶的大量外销的历史。这是开放的,它迎纳了江西、湖南、山西等地的茶人,把各地的文化带来,在武夷山扎根。同时,它又是向外的。万里茶路由此向外延伸,茶商把茶叶作为产品向外推出,捆绑了多元产品,形成了向外输出的宠大队伍。商贸的流动,把人们对茶的感悟,对茶的情感,对人文价值的判断,以及茶文化的理念,融合在万里茶路这一商路文化中,并通过茶路向外推广。开放,就是万里茶路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特质。开放观念的现实主义是很了不得的,应该作为核心点来表述。万里茶路不单单是一条商路,更是一条文化传播的道路,应该是武夷茶文化影响世界的历史见证和精神象征。
 
问:难得莫导对武夷茶文化有这么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您对我们武夷茶的研究和传播有哪些建议和寄望?
道:中国是茶的最早种植地,它带动了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输出。研究茶文化不能就茶论茶,茶以外的文化附加值,是不能用商业价值来衡量的,是不可估量的力量。茶路源于武夷山,延续到今天,也必将延伸向未来。武夷茶,古人能做到如此辉煌,今天,我们有了更优越的条件,为什么却做不到那么繁荣,这一点应该是对我们很大的启示。
问:走遍中国,走向世界,武夷茶曾经的兴盛确实给我们留下很大的启示。“走遍中国”是一档电视节目,同样也是我们武夷茶发展的愿景。您觉得武夷茶怎样才能续写历史的辉煌?
道:武夷山独特的山水、独特的人文,武夷茶独特的神韵,武夷茶人传统的制作技艺,这些是其它茶所没有的,也是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武夷茶,加上有效的传播,一定会迅速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崭新的开放窗口,如果以茶文化为纽带,吸纳海内外好的项目,同时以此为依托,必能更好的发展海峡西岸的经济,促进两岸文化、经贸的交流、互动。
 

采访结束了,可是我们的沉思却刚刚开始。确实,武夷茶所承载的价值不仅仅是茶产品本身,其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当在茶之外。“茶非茶”、“茶外说茶”、“文化先行”、“茶旅结合”将是武夷茶文化研究和传播新的思路和方向,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好长的路要走。莫导应邀担任本刊的顾问,并欣然为本刊题词、撰文,他说他将永久关注本刊的成长,关注武夷茶产业的发展。

附: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系列节目视频与文字资料:

  1.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一集:武夷问茶  
  2. CCTV走遍中国之武夷山茶文化 第二集:晋商万里茶路   
  3.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三集:正山小种-茶路风云  
  4.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四集:茶风古韵 
  5.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 第五集:茶神传奇大红袍母树 

上一个:一斤大红袍多少钱,武夷山正品大红袍多少钱

下一个:福建日报:武夷岩茶大红袍连续8年的质量"满分"从何来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