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问道中国茶 > CCTV-10科教频道《茶叶之路》(the tea road)

CCTV-10科教频道《茶叶之路》(the tea road)

茶叶之路(the tea road) CCTV 茶叶之路
CCTV-10科教频道《茶叶之路》(the tea road)每天晚上8:40首播,第二天下午16:00整重播,十五集《茶叶之路》纪录片将同时拍摄。“茶叶之路”从福建武夷山下梅出发,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蒙古、俄罗斯、直到圣彼得堡,全程共一万七千余公里. 时间: 7 月 10 日晚上 7 点9 点 地点: CCTV-10科教频道, 福建省 武夷山市 中华茶博园 类别:纪录片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 science and education channel)大型电视行动 - 《茶叶之路》于2012年7月9日开播了。CCTV-10科教频道每天晚上8:40首播,第二天下午16:00整重播。100天连续报道,两万公里茶叶之路,邀您一同探索清代茶叶贸易背后的秘密,寻访古道茶香的文明印记.

  “茶叶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长达上万公里的以茶叶为主的国际贸易通道,自明末清初始持续到20世纪初,有着两百多年漫长的历史。
    此次CCTV-10科教频道《茶叶之路》媒体行动将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出发,沿着“茶叶之路”的主要路线,经由中国的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穿过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最终抵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以全景视角全程跟踪行进,沿途拜访茶路遗存,使观众与万里茶路最近距离的接触。
     节目将以体验者作为结构线,以体验者的视角探寻茶叶之路上有关的遗址遗迹、茶叶贸易的形式以及与其有关的人的故事以及与茶叶有关的文化和民俗。节目将采取边进行采访拍摄边后期编辑制作的半同步播出的制作方式,每天播出一个10分钟的短片,共九十集。
  在节目播出的同时,随队的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记者也同步发表文章和相关的图片、微视频,邀请的体验者也将利用微博、博客等形式,与节目互动,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除此以外,十五集《茶叶之路》纪录片也将同时拍摄,并将陆续播出。
 
  行进报道式纪录短片“茶叶之路”
  CCTV-10科教频道《茶叶之路》(The tea road)节目以清代初年康熙大帝和俄罗斯彼得大帝茶业通商之路为蓝本,按照古代茶商营运行进方式,寻找当年的茶商故事、生活方式、运输工具,贸易货栈,复原中国茶走向俄罗斯,影响全世界的主要路径。
   CCTV-10科教频道《茶叶之路》节目以汽车作为行动载体,以“茶叶之路”为行进路线,从福建武夷山出发,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直到圣彼得堡,全程共一万七千余公里。
   在节目形式上将吸收“真人秀”节目的一些节目形态,通过网络招募志愿者参与(招募过程也是节目宣传推广预热过程)。节目将招募中、俄、蒙三国各一名主持人,其中俄方和蒙方的主持人要求能用中文进行交流,俄方的主持人为女性,组成两男一女的的“主持人”队伍。他们代表了节目的视角,即是“茶叶之路”的参与者,也是体验者、发现者。
   三个主持人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节目的参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在武夷山茶叶产区选购精良茶叶10斤,寻找两百多年前的茶叶之路前往恰克图,并由恰克图最终到达茶叶之路的终点圣彼得堡。在行进途中他们将分别体验各种交通工具,如:山路上的鸡公车、帆船、马帮、驼队、火车等,探寻与“茶叶之路”相关的重要地标、历史人物、生产和运输方式、历史故事、文化遗址等,按每周一个小任务,完成整个行程。

    由于CCTV-10科教频道《茶叶之路》(the tea road)整个行程要跨越中、蒙、俄三个国家,因此分别招募三个国家的主持人的目的就在于每到一个国家要以本国家的主持人为主,三个人组成一个探索的团队。他们除了要完成共同的任务之外,每个人的身份也有所区别,中国的主持人拟寻找一位网络达人,他要每天在微博上与网友进行互动;俄罗斯的主持人拟寻找一位电台主持人,她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电台连线;蒙古的主持人拟寻找一位茶叶文化研究者,他要追寻茶叶之路的历史根源,发现与之相关的文化和文物遗存,并定期地给报社供稿。这样即有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结构线索,也有他们个人的故事,节目将围绕这三个人完成整个行程。

    节目将以半同步的方式播出,通过这种节目形式,即能以新闻的方式实现文化行程的半同步报道,使节目短小迅捷,又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创新样式吸引观众收视,为随后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实现知识铺垫和宣传预热,最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关于茶叶之路(the tea road)的简介

   从地理概念上讲,茶叶之路(the tea road)起源于中国南部产茶区(福建武夷山),向北伸展,经由中国的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穿越茫茫戈壁,经过蒙古人民共和国,然后由东向西,横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最终抵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从商业概念上讲,以晋商为主的中国商人从中国南部的产茶区采买茶叶(武夷山下梅),通过水路、陆路以及马帮、驼帮把茶叶运到当时的边境贸易城市恰克图,中俄商人从茶叶贸易中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19世纪中期之后,俄国现代工业迅猛起步,这才开始真正扭转茶叶之路的贸易逆差。后来俄国自己开辟了另一条茶叶之路:从天津港海运到海参崴,再经新修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直达莫斯科。进入20世纪之后,伴随着现代商贸交通体系的建立和中俄两国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条浪漫与悲壮共存的茶叶之路最终湮没。

    从历史概念上讲,早在公元16世纪,中国就已经有茶叶出口的历史记载。到17世纪,中国的砖茶在俄国和欧洲已经培养起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群体。1689年,俄国与满清帝国签订《恰克图条约》,双方正式确立了外交关系,“茶叶之路”由此成为是一条连接中国东部和俄国西部的重要商路。直到20世纪初,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茶叶之路的重要性才慢慢降低并逐步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在清朝中期,中国已经形成的极具规模、先进合理的资本主义股份商业集团,高峰时直接雇佣员工七千人之众,动用资金数亿两白银,间接影响大半个中国几十万人口。由于茶叶之路的存在,使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世界东西方构成了两个中心,有人甚至断言那时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在东方。此书史诗般地再现了长达两个半世纪的中俄双边贸易场景。

 

  作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12年度重点项目,《茶叶之路》不仅是一次有意义的媒体行动,更开启了一条另类的茶文化之旅。在未来的3个月拍摄期,重走这条继“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国际商贸之路。

  其中,《茶叶之路》90集行进版将于7月9日晚20点35分正式开播,每天10分钟。观众将跟随体验者和摄制组一起,从武夷山出发一路向北,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穿越蒙古国,最终达到俄罗斯圣彼得堡。为了打造不一样的文化之旅,摄制组还通过网络征集,分别在中、蒙、俄挑选了三位体验者,以他们的参与和视角寻访茶叶之路有关的遗址遗迹、茶叶贸易的形式以及与茶叶有关的故事和民俗,观众将随他们一起将造访万里茶路的起点福建下梅村,寻找正宗正山小种,去江西河口古镇听老挑夫讲述闽赣古道上挑茶的故事,寻找铅山造船厂,到湖北探寻俄罗斯商人巴布诺夫兄弟在汉口建茶厂的故事,寻找河南寻找社旗的明清古街,造访山西祁县的茶叶博物馆,走访蒙古国的喇嘛庙,并体验俄罗斯的饮茶习惯和风俗。整个行进过程将由新浪,腾讯,央视网三方微博、主页同步跟踪最新动态。


上一个:中国高端红茶金骏眉商标之争:正山茶业与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达成共识

下一个:CCTV-10科教频道《茶叶之路》发车仪式在福建武夷山中华茶博园举行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