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问道中国茶 > 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杨江帆 郑乃辉)

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杨江帆 郑乃辉)

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a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 before and after the Opium Wars(作者:杨江帆  郑乃辉)

   当今茶叶在世界各地几乎无处不有, 成为全球三大非酒精饮料之首。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世界各国的茶树都是从中国引种的。茶叶的传播、饮茶风气的兴起到茶叶生产的大发展的过程, 是中国茶叶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的过程, 尤其是鸦片战争前后(17 世纪初至20 世纪中叶) 的300 多年间, 是中国茶业快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中国茶叶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时期。

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业的发展及其对主要贸易国的影响

    世纪末, 土耳其商人至蒙古边境以物易茶, 我国茶叶正式开始外销。6 世纪末, 伴随着我国文化和佛教传入日本, 少量茶叶也随航船运至日本。9 世纪末, 阿拉伯商人频繁出入我国港口, 进行茶叶贸易活动, 饮茶风气也随之传到许多阿拉伯国家。到明初,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 郑和七下西洋, 把茶叶运到东南亚各国和一部分非洲国家。16 世纪初, 欧洲人开始学习饮茶。17 世纪初, 荷兰船队从爪哇来澳门将茶叶转运欧洲, 开欧洲人饮茶风气后, 中国茶叶不断输往欧洲各国。茶叶逐渐成为欧美人十分喜爱甚至是难以割舍的日常饮料, 英国、俄国和美国逐渐成为茶叶的消费大国。

(一) 中国茶业的发展
1. 茶叶生产规模。

    清代, 由于茶叶大量向海外输出, 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发展。许多地区开辟新的茶区, 设立新的茶厂, 包买商也不断增多。咸丰年间, 仅福建政和一县就有100 多家制茶厂, 雇佣工人数以千计。四川省原只有40 多个州县产茶, 这一时期就新增产茶县20 多个。如四川荥经县农民在明代是以蚕桑为主要副业, 此时“皆废而采茶矣”。
    江西有69 个县志中都有产茶的记载, 是除粮食作物外, 种植面积最广、发展最快的经济作物。从福建的武夷山到江西的铅山县, 分水关两边山坡上几乎满山遍野都是茶树。福建开山种茶更是如火如荼,“乃至各国通商之初, 番舶云集, 商民偶占其利, 遂至争相慕效, 漫山遍野, 愈种愈多, 苍山铲为赤壤,清溪汛为黄流”, 还有对建阳春茶开采情况的描述“春二月实添江右数十万人, 通衢市集, 饭店渡口,有毂击肩摩之势, 米价也贵”, 都反映了福建当时茶叶生产蓬勃发展的景象。湖南、浙江、江苏、湖北等省的茶叶生产也发展很快。虽无茶叶产量的资料,但从当时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记载中[ 1775- 1779 年的年平均33912 担到1830- 1833 年的年平均235840 担(1 担= 50 kg) 引自吕维新《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史略》], 也可以看出中国茶叶的发展速度。

2. 茶类的发展。

    清朝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 促进了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和推陈出新。这个时期有了关于红茶、白茶、黑茶、花茶的相关文字记载。有关红茶的最早记载有“清初本县茶市在下梅村, 道光间, 下梅废而赤石兴。红茶、青茶向由山西客至县采办, 运赴关外销售”(《崇安县志》)。《铅山县志》载“详查国际贸易史, 先有河红, 次有宁红, 又次有祁红”。同治《平江县志》载“道光末, 红茶大盛, 商民运以出洋, 岁不下数十万金”。茉莉花茶的商品性生产也在这一时期表现突出。清咸丰年间(1851- 1861年) 在福建福州有10 多家茶庄开始窨制花茶, 其所生产的花茶畅销华北; 至清末就有数十家茶庄从事茉莉花茶的经营。据统计, 1900 年福州产花茶已1500t。 

    主要名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福鼎莲心、琅源松萝、龙泉贡茶、洞庭碧螺春、齐云瓜片茶、凤凰水仙茶、温州黄汤茶、福州茉莉花茶、嵊县五龙茶、太平猴魁、君山银针、祁门工夫红茶、苍梧六堡茶、云和惠明茶、长兴贡茶、广西白毛茶、武夷岩茶、银针、白牡丹、泉岗白、诸暨碗岭茶等。

3. 茶叶贸易的发展。

    清代初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生产充分发展的阶段, 茶叶商品性生产和商品性交换日趋活跃。从事茶叶商品化生产的有封建地主、手工业者和农民, 其中以农民的茶叶商品化生产最为广泛,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较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中城市星罗棋布, 国内市场正在由区域性市场向全国性市场发展, 全国范围的商业网点已经建立, 出现了许多茶业商帮, 如徽帮、晋帮、川陕商帮等。

    著名的茶市有江西的河口镇, 红茶精制运销的集散地。河口镇除生产10 万余箱外销红茶外, 还生产部分内销红茶, 当时有水运码头10 多个, 货船2000 余艘, 顺信江而下入鄱阳湖至长江, 再溯江而上, 内销红茶运到汉口, 外销红茶则运到广州。福建崇安县星村是茶叶收购、制造、销售的集散地。四川茶叶的发展侧重表现在边茶生产与销售, 四川的边茶有南、北路之分, 雅安是南路边茶产销的集散地,每年茶季要雇佣大批制茶工人和耗用大量的竹编茶蔑、黄包纸用于边茶的包装, 因而也带动了造纸业和竹蔑手工业的发展。松潘则为西路边茶的集散地, 有茶号数十家, 川藏茶道上的巴塘、里塘、甘孜等商贾渐增, 店铺鳞次, 逐渐发展为康藏高原的新兴城市。湖南安化黄沙坪也是黑茶的集散地, 主要销往陕西、甘肃、新疆、蒙古等省。
    华茶的大量出口,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顺差,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金融状况, 促进了中国近代茶业经济的发展, 为中国近代茶业的发展准备了一定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条件。这些都加速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促进了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开拓了国际市场; 而国际市场的需要,又刺激了茶叶种植业、加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红茶输出以后, 变成了世界茶叶消费的主流产品。

(二) 中国茶叶对主要贸易国的影响

1. 荷兰。

    1506 年, 葡萄牙人侵入中国, 开始学习饮茶, 为茶叶输入欧洲创造了条件。1517 年, 葡萄牙商船结队来华, 葡公使至京都交涉, 要求准许他们居留澳门, 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由此, 中国茶叶对西方贸易也就开始了[1 ]。1601 年, 荷兰开始与中国通商, 翌年成立东印度公司, 专门从事东方贸易。1607年荷兰商船自爪哇来澳门运载绿茶, 1610 年转运至欧洲, 这是西方人来东方运载茶叶的最早记录, 也是中国茶叶正式输入欧洲的开始。1625—1657 年,整个荷兰掀起了一场“饮茶的大辨论”, 并且波及法国。后来, 法国的大主教玛萨琳通过饮茶治愈了痛风病, 这个事实间接地帮助结束了这场辨论。M ·克雷西研究了茶叶对痛风的疗效以后, 在医学院提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 用了4 个小时详述他对茶叶积极效用的发现。从此以后, 很少有人再对饮茶进行抨击了。到乾隆十五年(1750 年) 荷兰输入中国红茶代替中国绿茶, 早餐饮绿茶者, 亦多改饮红茶。乾隆49 年(1784 年) 输入中国茶叶350 万磅(1磅= 0.4536 kg)。但是从此以后, 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 竞争剧烈, 荷兰的茶叶利润逐年减少, 于是就发展印度尼西亚茶叶生产, 以同英国抗衡。

    荷兰每年的茶叶消费数量虽然不多, 但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却占有重要地位。荷兰开展茶叶贸易最早, 且在很长时间里是欧洲最重要的茶叶转运国。其首都阿姆斯特丹为欧洲最古老的茶叶市场, 也是欧洲第二大茶叶市场。每年输入该埠的茶叶达4000万磅以上, 转口数量很大, 约占输入的35% 50%。其公开拍卖制度很著名。到20 世纪初叶, 荷兰输入的茶叶约达6000 多公担(1 公担= 100 kg) [1 ]。1937年以后, 由于海洋交通受到影响, 荷兰茶叶输入数量开始减少。

2. 英国。

    中国茶叶传入英国要比欧洲大陆晚10年。英国出售茶叶的最早的可靠证据, 是1658 年伦敦托玛斯·加尔韦咖啡馆在一张报纸上所登的一则广告: 一种医家交口称道的中国人叫“茶”, 别国又叫“tay”, 别名叫“tea”的优质饮料, 今在伦敦皇家交易所近旁的一家咖啡馆出售。
    伦敦东印度公司是个富商集团, 是1600 年12月31 日伊丽莎白女皇特许成立的。它对茶叶拥有垄断权。1684 年该公司在广州建立了中国大陆的第一个英国贸易站, 不久茶叶就占了中国对英出口货物的90% 以上。正如茶叶权威乔埃尔·大卫和长尔·沙皮拉所深刻评述的那样:“在那个激动人心的航海时代, 饮茶正是西方贵族们在航程中能够消愁遣闷的一种办法。”1685 年, 新女王玛丽从荷兰带来了茶、瓷器和漆器等东洋情趣。其后玛丽的妹妹安妮继承王位。安妮也是东洋情趣爱好者, 所以茶作为流行饮料从宫廷扩展到了上层社会。
    英国进口绿茶不久, 也进口了红茶。因绿茶容易掺假, 于是人们开始转向较难掺假的红茶。19 世纪40 年代, 第七世贝德福女公爵安娜在英国开始喝午后茶, 并逐渐形成社会风尚。英国的饮茶之风不久就扩大到各阶层, 并传播到英移民建立的各国去。
    16 世纪后半叶伊丽莎白一世时代, 早餐是三片牛肉, 而到了18 世纪初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形成了以黄油面包和喝茶为早餐的习惯。到19 世纪早期, 饮茶已经进入普通家庭了, 政府对进口茶叶课以重税, 使得茶叶走私成为18 世纪的一宗大生意。
    1833- 1834 年, 由于很多人就东印度公司茶价比私人经营者高一事责问政府与国会, 经过激烈的辩论, 结果维护东印度公司者败诉的判决。至此, 垄断中国茶叶贸易长达200 多年之久的东印度公司解体, 怡和公司成立, 代替了它的业务。英国茶叶入口贸易增长速度加快。1846 年达5650 万磅, 1860年英输入中国茶叶已占中国出口茶叶的90% 以上。英国成为世界茶叶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同时也是茶叶转口量最大的国家。19 世纪中叶, 所有欧洲、美洲国家需要的茶叶, 大都取自英国。可以说,当时英国垄断了全世界的茶叶贸易。其后各国逐渐直接从我国购运, 输入英国的茶叶所占份额开始减少。

3. 俄国。

    据记载, 俄国最早关于茶的报道是在1567 年。1618 年, 明朝政府派人携带茶叶数箱前往俄国赠送给沙皇; 1638 年, 俄人瓦西里·斯塔尔科夫出使阿勒坦汗延, 阿勒坦汗赠给沙皇许多礼品,其中包括200 包茶叶。中国茶叶开始在俄统治阶层中传播。而茶叶作为商品在俄国销售始于17 世纪中叶以后。《17 世纪托波尔斯克市场的中国货》一文中提到17 世纪后期托波尔斯克市场上有华茶销售, 1674 年莫斯科也有华茶售卖。1716 年茶叶开始成为北京贸易中俄国商队采购的正式商品之一。
    1727 年中俄两国签订了《恰克图条约》, 规定恰克图为中俄贸易的集散地, 为两国的经贸往来开了方便
之门, 茶叶也逐渐在俄国得到认知并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17 世纪和18 世纪初俄国人饮茶习惯还不普遍, 所以俄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相对不大。1753 年以后, 中俄茶叶贸易额迅速增长。18世纪60 年代初达到3 万普特(1 普特= 16. 38 kg)左右, 约占中国出口商品总值的15% 1799 年为5万多普特, 1800 年又增长到近7 万普特。中国输入俄国茶叶数量的大量增加对俄国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到18 世纪末, 茶叶已成为俄国西伯利亚人的生活必需品。据统计, 1881- 1890 年中国平均每年向俄国输出茶叶3 万多吨。以前中俄贸易主要是通过陆上商队贩运, 随着1900 年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修建完工, 俄国大部分进口货物便改由经海参崴的铁路输入。除外, 俄国茶商于19世纪中后期还经苏伊士运河而至俄敖得萨港及从伦敦输入茶叶。这一时期俄国商人还到我国内地开办茶叶加工厂。1863 年俄国商人在汉口设顺丰茶行, 到19 世纪末, 俄国商人先后在汉口、九江、福州等地设立了兴泰、阜昌、百昌、源泰等茶行及分行10 多家, 从事茶叶的加工与经营。到1910 年, 俄国从中国进口茶叶已达58790 t, 占中国当年出口茶叶总量的62.42% 中国茶叶已从被俄国商人认知发展成为俄民间盛行的一种饮料。

    19 世纪以前俄国的茶叶主要由中国供给, 同时也有从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等地购入。为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茶叶需求, 1833 年俄国开始从中国购进茶籽并在克米亚种植, 但由于气侯不适宜, 1846 年转植到高加索。此后直到1917 年十月革命前的半个世纪时间内, 先后从中国、印度、日本等地多次引进茶种进行种植, 特别是19 世纪末至20 世初这段时间里, 有几次大规模的茶树种植栽培。品种选育方面, 20 世纪前半叶就采用中国种与印度阿萨姆种进行杂交育成格鲁吉亚种, 是世界上较早地应用育种杂交技术在茶树上获得成功的国家之一。

4. 美国。

     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后, 随着英国移民的大量涌入, 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也带入北美。约在1690 年, 波士顿开设了北美大陆上第一个出售中国茶叶的市场。1720 年后, 北美开始正式进口茶叶。18 世纪中叶, 饮茶习惯也遍及北美殖民地社会各阶层。一篇游记中写道:“在北美殖民地, 人们饮用茶水, 就像法国人喝酒一样, 成为须臾不可离的饮料。”19 世纪30 年代之前, 北美殖民地人民饮用的茶叶全部都是从广州出口的中国茶, 30 年代之后, 才开始有斯里兰卡茶和印度茶进口。

    1783 年12 月, 美国商人装备了一艘载重为50吨名为“哈里特号”的商船满载人参前往中国。当行至好望角时与英东印度公司的商船相遇, 英国人怕新兴的美国商人在中国市场上和英国竞争而加以阻挠, 便以二磅茶叶换取一磅人参的价格和美国人做成了一笔易货买卖, 使美国商船至好望角折回并失去了一次首航中国的机会。1784 年2 月22 日, 纽约和费城的商人在费城大商人莫里斯的倡议和出面组织下, 装备了载重360 吨的“中国皇后号”商船自纽约首航广州, 开拓了对华贸易的直接通道。到18 世纪末期, 到达中国的美国商船共有118 艘之多。1831—1840 年的10 年间, 中国输美茶叶每年平均达113600 担左右。

    中美茶叶贸易一是基于茶叶的利润, 二是基于美国的造船业(19 世纪30 年代以后, 美国造船业设计的一种“飞剪”式帆船以载重多、航行快著称) 三是美国人口激增。同时, 1815 年后美国的财富与工商业已非刚独立时可比拟, 他们已经可以筹集较多的资本, 运输较多的现金以及掌握较多的“伦敦汇票”, 以作为对华茶叶贸易之用。

    早期的茶叶贸易给美国带来了丰厚利润, 它只需要大量的资金, 加上冒险与吃苦精神, 便可在短期内将中国茶叶等美国的生活必需品带给美国人民。许多参加中美早期茶叶贸易的商人, 在短时期中获得暴利后, 便又可运用其资金, 转而从事农业、工业或其他生产事业, 这使美国的各项生产得到扩大, 对当时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二、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主要产茶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 茶叶是中国对外出口的最大宗商品, 而英国的工业品及印度的棉花在自给自足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中国销路一直不佳, 使中国在中英贸易中总处于出超的地位。于是英国人就利用走私鸦片改变中英贸易中自己处于逆差的地位。到19 世纪初, 鸦片已在中国泛滥成灾, 造成中国“银荒兵弱”的灾难, 中国有识之士不得不愤而开展“禁烟运动”。林则徐奉命到广东查禁鸦片, 并实施“以茶制夷”的策略, 给英国鸦片贩子和棉纺织的资本家的利益以沉重的打击, 迫使英国不得不将鸦片转向其他国家, 开展鸦片与茶叶贸易, 扩大了茶叶贸易伙伴。茶叶的巨额利润刺激了印度等国大量引种中国茶树, 发展茶叶生产。中国茶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加快了向外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并逐步成为举世公认的饮料。

1. 印度。

     印度于1780 年通过英东印度公司的船主从广州运少量茶籽到加尔各答开始, 陆续有从中国引进茶种种植的相关记载。直到英东印度公司与中国所订的商约期满, 而中国政府又拒绝续订,于是, 1834 年印度总督本延克组织茶业委员会研究栽培中国茶树问题。19 世纪50- 70 年代, 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 种植和经营茶叶热潮一度席卷印度大地。据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记载:“在1862-1863 年间之茶叶狂潮中, 凡在阿萨姆种有若干废地并栽种少许之茶籽, 即认为有极大之财富。但在新茶区之垦植, 对于从事此业一般人大有不可思议之麻醉力。其狂热之程度, 不亚于金矿发掘者。在印度每一新茶区之开辟, 必有许多人寄以无穷之希望。”

    自1836 年以后, 中国茶种源源不断输入印度, 大量繁殖, 分布全国。1853 年输英茶叶23. 万磅, 到1871 年已达1531. 16 万磅,“印度茶之名竟噪于世”,“试行以来, 著有成效, 所收茶品, 颇不逊于中华”。
1872 年第一台揉茶机在印度投入生产后到19世纪末, 印度已实现了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箱等各环节的机械化, 茶业机械化推动了茶园不断扩大。由于印度“业茶者财源日盛, 年甚一年”, 印茶种植面积发展很快, 1886 年的种植面积为298219 英亩(1 英亩= 4046. 86 m2 产量为8245812 磅, 到1900 年达到522487 英亩, 197460664 磅。在不到20年的时间中, 茶园面积增加了70% 多, 产量增加了2. 倍。茶业的发展为大幅度出口创造了条件, 同时由于阿萨姆种的发现与利用及气候各方面条件有利于红茶品质与产量的提高, 至1879 年“中国之上等之茶叶, 止当印度第二等, 次等则第三等”, 印度已成为继中国之后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产茶大国。20世纪初叶, 印度成为世界头号生产、出口大国, 二者均占世界一半以上。

 2. 斯里兰卡(锡兰)、印尼、日本。

     斯里兰卡于1600 年由荷兰人最早试种中国茶树。1854 年成立种植者协会, 发展茶叶生产。1875 年, 斯里兰卡植茶面积已达1080 英亩。1877 年受咖啡叶病影响, 咖啡业破产, 斯里兰卡种植业迅速转向茶业。1887 年约有茶园72 万亩。19 世纪末, 斯里兰卡茶业紧步印度之后, 完成了茶业机械化进程, 植茶面积突飞猛进, 从1890—1894 年的258800 英亩扩大到1900—1904 年的384400 英亩, 产量从70694710 磅增加到150366899 磅。

    斯里兰卡茶的发展, 使得茶“无论优劣, 一经精工泡制, 英商逐互相标榜, 推为上品, 谓非他国所能及”。至此, 斯里兰卡已跻身于世界第三大茶业大国之列。到1915 年斯里兰卡茶叶出口已达2 亿磅,1917 年, 斯里兰卡出口茶叶已超过中国, 成为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

    印度尼西亚也是这一历史时期引进茶种试种并获得成功的国家之一, 且发展速度较快。其茶区主要分布在爪哇与苏门答腊。到1918 年出口数量已超过中国, 在茶叶出口国中居第三位。

    日本虽然是从中国引入茶种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气侯、品种与产品(绿茶) 与消费国不相适应, 其茶叶的发展速度远逊于上述几个国家。总之, 在鸦片战争前后(17 世纪初到20 世纪初) 的300 多年间, 世界茶叶的消费和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这一时期是中国茶叶快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中国茶叶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时期, 中国茶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杨江帆1, 郑乃辉2(1.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福州350002; 2.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福建福安355015)

附:武夷山茶叶产量、产值报告


上一个:金骏眉红茶价格,金骏眉桐木红茶价格

下一个:大红袍有什么功效,大红袍茶功效简介,大红袍茶的功效有哪些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