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问道中国茶 > 张锡友: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张锡友: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研究  

来自: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 作者: 张锡友
  摘要:概述了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阐述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优势,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推动当地茶产业发展。
  茶产业关键词:现状;问题;优势;对策;福建武夷山
 
  中图分类号S571.1;F31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0-0382-02
 
  武夷山是武夷岩茶的故乡,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2010年武夷山全市茶园总面积8 740 hm2,茶叶总产量6 900 t,茶业总产值13.06亿元,农民茶叶人均纯收入1 883.25元。茶产业已经成为武夷山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分析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引导武夷山茶农科学生产,全面提升武夷山茶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武夷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把茶产业列为武夷山市的农业主导产业,借助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地”、“旅游胜地”的优势,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从2006年开始,组织茶企业在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深圳、香港、福州等地开展“浪漫武夷,风雅茶韵”系列茶旅促销活动,努力打造“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推动了武夷山茶产业的良性发展。至2010年,武夷山全市茶园总面积8 740 hm2,茶产业总产值13.06亿元。茶叶生产加工企业592家,家庭作坊958个。武夷山茶企业纳税2 529.4万元。武夷山全市注册商标企业395家,茶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武夷山全市16家规模农业龙头企业中有4家是茶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武夷岩茶正山小种红茶。武夷山全市现有1个驰名商标(武夷山大红袍),1个中国名牌产品(武夷星),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3个著名商标,66个知名商标,2个证明商标,756件注册商标,新申请正在办理商标963件,通过QS认证的有127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有1个国家级传承人、3个省级传承人、12个市级传承人。2002年12月武夷岩茶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武夷山现有6家企业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质量认证和ISO9001国家质量体系认证及HACCP认证[1-2]。武夷山茶文化,是武夷山双世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发源地[1-2]。武夷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已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正在向联合国申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1-2]。近年来,武夷山市茶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建立武夷山大红袍推广中心4个,会员店36家,有大红袍茶叶销售网点3 600多个,武夷山茶产叶正在快速发展。
 
  2、武夷山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武夷山茶园
  2.1、武夷山茶园生态功能比较脆弱
  全市大部分生产茶园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建立起来的,许多茶园道路沟渠设计不合理,茶园平台大小不一、高低不平,茶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武夷山茶园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造成茶园管理成本增加,综合效益不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之需。
 
  2.2、品种结构有待调整
  武夷山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积分布不合理。过于集中在星村、武夷镇2个乡镇,茶叶面积达5 268.27 hm2,占全市总面积的68.44%。而这2个镇的山林多是景区和双世遗产保护地,生态保护任务重,与茶山开发矛盾冲突多。二是品种布局不合理。茶叶品种中迟芽种偏多,占茶山面积70%以上,早、中芽品种偏少,优化品种结构势在必行。
 
  2.3、加工基础条件较差
  目前,全市许多茶叶初制加工厂房设计不合理,加工设备单调、数量少、不配套,造成加工能力有限,加工分散,规模偏小,影响了加工数量;加工环境的水、电、路及卫生配套跟不上,加工过程茶青随意摊放,加工设备未及时保养和清洁。
 
  2.4、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武夷岩茶历来以质量安全而闻名茶界。2001—2008年,连续8年在国家质检部门抽检中,农残、重金属含量几乎未检出。但近1~2年来,个别茶农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按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加工,施用禁用农药和化肥,加工茶青时卫生条件差,满地乱晒、乱丢;部分茶企没有严格把好茶青质量关。据2010年质检部门抽查,全市有21家茶企业产品发现稀土等项目超标,这些超标茶样有的是在加工茶青生产中造成超标,有的是当地茶农在生产管理时喷施叶面宝、克无踪、草甘膦等农药造成的超标。这些质量安全隐患如不及时纠正,不利于武夷岩茶质量提高和当地茶产业安全性的建立。
 
  2.5、武夷山茶企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武夷山市虽然初步形成了若干龙头型或骨干型茶叶企业,但这些企业与茶农之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以茶叶购销为主的松散型买卖关系,并未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这些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带动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的能力有限,有待于进一步做强、做大产业。
  2.6、武夷山茶农科技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武夷山茶叶各企业负责人之间、茶农之间知识水平高低不同、观念新旧不同,对茶叶管理、加工、营销的观念和措施不同,造成生产经营效益不平衡,要进行有序、持续培训,提高茶农的生产管理技术、更新观念。
  2.7、武夷山茶业功能开发不足,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武夷山市许多茶园周边生态环境保持良好,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具有开发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文化娱乐等多种潜在功能,但并未有效地开发利用,造成茶业功能单一,综合效益和社会影响有待提高。
 
  3、武夷山茶产业发展优势
  3.1、交通便利
  武夷山市已形成遍布陆、海、空的巨大交通网络体系,武夷山民用机场已开通可至世界各地的多条航线,年度吞吐能力巨大,拥有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设有完备的口岸查验机构[1-2]。
  3.2、科技实力雄厚
  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现有各级农艺师、技术员、大红袍制作技艺传人共438人,科研人才储备较足,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紧密,开展多项课题研究,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武夷山市茶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得到提高,迅速发展壮大。
 
  3.3、茶资源丰富
  武夷山市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是公认的茶叶品种发源地之一,种质资源丰富[1-2]。如该地特有的武夷名丛,是茶无性繁殖的杰出技术,极具地方代表性,丰富了茶树种质基因库[1-2]。
  3.4、品牌种类多
   武夷山市现有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茶企业,4个省级龙头茶企业;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13个著名商标,66个知名商标,2个证明商标,756件注册商标,新申请正在办理商标963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有1个国家级传承人、3个省级传承人、12个市级传承人。有机茶认证8个,127家企业获QS认证。
  3.5、武夷山茶叶品质优良
  武夷岩茶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3-7]。香气带花、果香型,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或呈蛤蟆皮状。武夷岩茶历经长久的发展,历史悠久,工艺成熟、品质稳定优良,在茶叶界亨有很高的声誉[3-7]。
 

4、发展武夷山茶产业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4.1、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强化“品牌带动”的发展战略,大力扶持规模企业的发展,促进各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坚持“龙头带动、集中连片”的发展方针,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划,创新经营体制,重点培育星愿、永生香江等一批龙头企业,实行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机械化生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重点建设星村、武夷和兴田等基础好、增收效果显著、发展潜力大、群众积极性高的乡镇,形成三大茶产业带。同时,有关部门要做好“武夷山正山小种”证明商标的申报工作[3-4]。 
4.2 、 建立茶叶加工区,确保茶叶产品质量 
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市、乡、村各级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茶叶加工园区,鼓励企业入驻,通过加强加工园区建设,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确保产业安全。 
4.3 、 科学扩大茶叶面积,提高产业规模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根据武夷山市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点及茶树生态适宜性要求,按照“宜茶则茶、宜林则林”的开发原则,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茶为主线,以“武夷岩茶为主、多茶类搭配”为发展的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科学扩大茶叶生产面积,提高产业规模推动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 
4.4 、 规范经营主体,强化监督管理措施 
茶业、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武夷岩茶生产企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对其生产条件、加工能力、产品质量、环境污染、计量包装等进行综合监控,对产品以次充好以及计量偏差超过国家有关规定、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 
4.5 、 加强茶叶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举办各种茶叶生产、茶叶审评、茶叶拼配、茶叶烘焙等方面的赛事及活动,提高茶农生产、制作、销售等方面的技能。同时,把这项活动同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茶业技师评定工作结合起来,以培养更多的茶叶技术人才。 
4.6 、 规划建设现代茶业科技服务中心,提高服务水平 
规划建设现代茶业科技服务中心,整合优化全市茶业方面人才和技术,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做好企业不愿意做、也做不好的茶产业公共事务,如品种培育研究、茶叶成分分析、揉茶机试制等,为茶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7 、 建设生态茶园,实现茶叶生产四化 
建设高效生态茶园3 000 hm2,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20家,示范推广法国葡萄酒庄园管理模式17家,通过项目实施,至2013年,建成比较发达的大红袍茶产业体系。茶园单位面积增产10%以上,新增产值450万元,带动0.3万户农户,项目区人均增收760元;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高效机采,降低劳动成本10%以上;茶叶品质提高一个档次;总体经济效率提高30%以上,实现茶叶产业总产值超过25亿元。建成一批集生态旅游观光、品牌宣传、茶文化传播、法国葡萄酒庄园式营销管理体系的现代茶业示范体,使全市茶产业发展得到质的提升,使优势更强,实现茶叶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5参考文献 
[1] 叶元高,徐斌.浅谈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及茶博会对武夷山茶业的影响[J].福建茶叶,2008(S1):25-28. 
[2] 叶元高,徐斌.浅谈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茶叶,2009(6):38-39. 
[3] 肖天喜.武夷茶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 武夷山市志编纂委员会.武夷山市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5] 邹新球.武夷山市正山小种红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 叶启桐.名山灵芽—武夷岩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 罗盛财.武夷岩茶名丛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个:2011年中国茶业十大新闻事件 - 中外烟酒茶杂志问道中国茶专刊

下一个:武夷山市福莲岩茶有限公司(品牌:福莲嘉叶)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