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1月17日上午,由武夷学院茶学博士生导师杨江帆校长主编的《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2010)》Chinese tea industry industrial research report(蓝皮书)首发式在武夷山风景高尔夫酒店多功能厅隆重举行。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南平市副市长杨荣郎,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夷学院校长杨江帆教授,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海峡两岸茶学界知名专家学者,武夷学院茶学与生物系师生及各级媒体记者共同出席了首发式。首发式由武夷学院高建富副校长主持。
首发式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武夷学院和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
首发式上,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致辞,他向参与《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2010)Chinese tea industry industrial research
report》(蓝皮书)的有关单位及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致辞中向《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2010)》(蓝皮书)在武夷山市隆重发布表示衷心祝贺。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夷学院校长杨江帆教授介绍了《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2010)》(蓝皮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茶业蓝皮书》是我国第一本茶产业蓝皮书,由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武夷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牵头组织全国有关的知名专家,联合研究并撰写。该书在深入研究我国茶产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基本走势、主要产茶省市茶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主要茶类各自的发展特色,进行了全景式展示。
在赠书仪式上,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南平市副市长杨荣郎,北京大学茶文化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我校校长杨江帆教授分别向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武夷山茶节组委会、茶企业及茶学专家代表赠书。
此次首发式为第四届海峡两岸茶博会暨武夷山茶节注入了浓郁的学术、思想和文化氛围,必将推动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11月17日,首部“中国茶业蓝皮书”《中国茶业产业研究报告》首发式在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茶品牌国际化营销高峰论坛上举行。蓝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国茶产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09年茶园种植面积达186万公顷,茶产量135万吨,均居世界第一。
去年,茶产业出口30.3万吨,出口金额7.05亿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的双突破,总量和金额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茶业产业研究报告》对2009年茶产业出口状况做了调查研究认为,绿茶充当出口主打茶,摩洛哥成为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
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逆势上扬,出口数量、金额首次突破30万吨和7亿美元大关,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和3.3%%,一举打破了近5年来始终在28至30万吨徘徊不前的局面。出口上万吨的市场分别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美国、日本、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贝宁和毛里塔尼亚。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近年来,中国茶叶行业每年以10万吨和10亿元的销售规模递增,其消费趋势表现出档次越来越高、包装更加环保、保健功能进一步开发等特点。
蓝皮书也分析了中国茶产品结构现状。目前,绿茶依然是中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量达100万吨,占总产量75%%。乌龙茶和红茶分别占茶叶总产量的11%%和6%%,2009年红茶产量略有增加,目前福建地区红茶消费风潮强劲,正在向全国扩展,其中武夷山的
金骏眉、
银骏眉等
正山小种红茶走在风潮前列;
乌龙茶2009年依然以清香型安溪铁观音
武夷山大红袍为主流。紧压茶和花茶等特种茶类约占9%%。
蓝皮书认为,相对于其他行业,茶叶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监管、品牌、文化、管理等诸多环节上还有相当的差距。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让中国茶产业摆脱传统的粗放生产经营模式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