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大红袍 > 《陈德华与大红袍》- 作者:姚倩、君妍、 周圣弘

《陈德华与大红袍》- 作者:姚倩、君妍、 周圣弘

 是大红袍成就了陈德华,还是陈德华成就了大红袍?

是大红袍,帮助人们记住了陈德华;是陈德华,帮助世人记住了大红袍。

作为武夷山第一个秘密引种母本大红袍茶苗回“娘家”武夷山繁育、第一个拼配商品大红袍茶叶、第一个创制大红袍饼茶、第一个创办武夷山首家民营茶叶科学研究所的茶人,陈德华无愧“大红袍之父”的称号。

五十年来,陈德华先生默默地不停息地为武夷山的茶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从来到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的那一天起,陈德华三进三出茶科所,直到今天,都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武夷山的茶业,也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自己的人生,不轻言放弃,也不叫苦喊累。他的一生,都在兑现着他人生的唯一信条:“做人做人,那就一定要做!”

他是最最普通的茶人:一生都在种茶、制茶、改良制茶工艺、研究茶。而在不求闻达的默默的行动中,陈德华影响了武夷山茶业的发展历史,引领着武夷岩茶的发展方向,为武夷山茶业的后续发展培养了不少传承的人才。

历史一定会记住他为大红袍未曾虚度的五十个春秋,记住他为武夷碧水丹山茶香岩韵的无私奉献。

一、缘结大红袍

谁也没有料到,陈德华生命的画卷是这样展开的。

好像有什么注定似的,陈德华的生命之舟被牵引着径直地往武夷山这个方向前行。

1958年9月,八闽大地秋高气爽。颇具艺术家气质的福建省长乐县第一中学美术老师陈礼调,从崇安县武夷山写生归来,在长乐一中礼堂举办了一次轰动校园的个人画展。

而少年陈德华,第一次在自己老师的作品中见到神奇的、心仪已久的大红袍:三棵大红袍母树,以一种傲然的姿态昂首挺立在武夷山九龙窠峭壁之上。 大红袍是什么茶?

陈德华站立在那幅写生画前,静静地看着那丛郁郁葱葱青青翠翠的茶树,心中颇多感慨。大红袍的盛名,其实他早就知道;大红袍的传说,他早已铭刻在心。

那时候,从长乐县城到省城福州,一般要坐两个小时的轮船。船上,照例熙熙攘攘,有人闲话,也有人抽烟。而那时的少年,总是喜欢热闹的,挤成一团,围在那些走江湖卖膏药的艺人身边,听他们在卖药之前讲一段神神鬼鬼、奇奇幻幻、引得周围一片唏嘘的故事。大红袍的传说便是那个时候听来的:“也不记得究竟是在哪朝哪代,有一个穷酸书生上京赶考。路过崇安的时候,病倒在天心寺门口……”那些艺人们有口无心的话,使得少年陈德华有些憧憬,也有些茫然……像一阵涟漪,很快就消弥在平整的水面。陈德华压根儿想不到,命运早就替他安排好了,让他很快走近它,并最后因它功成名就。

1959年,陈德华从长乐一中毕业。填报学校志愿的时候,老师们纷纷动员同学们去报考师范专业,可他的心里却提不起劲来,他更喜欢充满激情的行业。他和一帮同学们约好了,一起去报考福安农校的茶学专业。当时的福安农校,只有两个专业,一个是农业专业,一个就是茶学专业了。茶学,是一个比较稀有的专业。当时,福安农校的茶学专业和安徽屯溪茶校、江西婺源农校并称,算是全国比较早的一个茶学专业。激情的陈德华义无反顾地填报了这个专业,并被顺利录取。这一举动,规范了他人生的轨迹,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1959年入福安农校,念了一年中专之后,恰逢那时开办“带帽大专班”,陈德华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之后,又在福安农校念了三年大专。中专学的是基础课,什么都学,最常上的实践课就是制作红茶“坦洋功夫”。茶季来临的时候,陈德华和同学们要去学校的茶山上采茶,采完茶回来后,萎凋,然后揉捻,发酵,烘干。忙忙碌碌中,一个茶季就过去了。在这里,陈德华学到了最基本的制茶工艺,也为他以后制作工艺程序更为繁复的武夷岩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考上大专之后,给陈德华们授课的基本上都是学识渊博的老师,所使用的教材又都是本科教材。三年的大专学习期间,他们学到了十分扎实的茶学知识,开阔了视野,充实了精神。在福安农校念书的几年,恰逢三年灾害(1959-1961),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入学的时候他们有两个班共90余人,毕业的时候仅剩下53人。尽管条件十分艰苦,每天都吃不饱,但陈德华还是坚持下来了。

毕业实习,他们去的是安溪大坪——“铁观音之乡”。在那里实习的半个月里,陈德华了解了铁观音这种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多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制茶手艺。1963年毕业时,有的同学被分配到南平,有的去了安溪,有的留在了福安,而陈德华却选择了以武夷山为主脉的群山莽莽的崇安县。命运的转盘,将他带到一个全新的人生驿站。要感谢命运之神,将他分配到了武夷山。假如不是他,假如来的是别人,假如没有他的全心全意、吃苦耐劳,我们不能想象武夷山的茶业会是怎样的情形?陈德华的贡献,旗帜一样地耸立在武夷山茶业历史的舞台上,有风起兮便猎猎作响,是不可抹灭的。

二、初进茶科所

1963年8月,陈德华带着简单的行李,只身来到崇安县。在参加了近一个月艰苦的茶园“挖山”劳动之后,他被正式安排到崇安县茶叶科学研究所。

陈德华第一次走进了鲜有人问津的茶科所。

茶科所是“大跃进”的产物,兴办于1960年。所长由时任县委书记康通鉴兼任,副所长由县茶业局局长周文礼兼任。到1962年,由于国家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因为经费不足等原因,茶科所停办。

茶科所里,空无一人。好像只是翘首等待他的到来。9月份,他与一名工人一起踏进了茶科所。

茶科所建在天游峰上,是一幢小洋房。天游峰的那幢小洋房不过才一年多无人居住,便破败得不成样子:门是破的,窗户是破的,满目荒草残渣,蜘蛛网随处可见。入夜,整座小洋房被黑暗吞噬,不时传来夜枭凄清的叫声,令人心惊肉跳。当时,茶科所仅在天游峰附近拥有19.2亩茶园。到1985年陈德华离开茶科所到星村镇任副镇长时,茶科所的茶园已经遍布八曲到五曲的沿溪两岸。

茶科所里的日子“十分悠闲”。没有上级布置工作,也没有必需完成的任务,基本属于“放羊式”管理。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发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照这种情状,要是想摸鱼打混、白领工资也是可以的。但是陈德华没有,他在茶科所门口整理了一亩茶叶品种园,分成三坪,用来引种全国各地的品种茶树。那时候,他对茶树名种十分感兴趣,不断地写信到全国各地索要茶籽;但凡名种,他都会要来试种。盲目的试种,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其中,陈德华精心引种的云南大叶种茶树,虽然长势十分喜人,却没有办法收获。其时,武夷山著名的前辈茶人姚月明陪同我国茶界著名的品种专家陈炳环来武夷山考察。陈德华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想让他们看看自己这段时间的成就,便带领他们参观已小有规模的茶园。陈炳环先生看完之后,沉吟了好一会,说:“武夷山,就要有武夷山的特色。”就这么一句话,让陈德华幡然觉悟:对啊,既然武夷山的茶树种质资源这么丰富,就应该大力发展本地的茶树树种,外来的茶树品种再好,也不能体现武夷山茶树品种的特色。

在茶科所的日子里,除了培育这些心爱的茶树之外,陈德华还于1964年茶季组织了茶科所首次武夷岩茶的初制工作,按照传统方式采制春茶。陈德华第一次接触到了水仙、肉桂等岩茶品种,第一次了解到岩茶的品质特征。就是这对武夷岩茶的一见钟情,缔结了陈德华此后四十多年与武夷岩茶的不解之缘。

1964年,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派来了两位工作人员,要剪一点大红袍母树的穗条带回福安作科研繁育之用。其中,有一个恰好是陈德华同校的学长,叫做谢庆梓。他们两个人带着福建茶科所的介绍信来到武夷山,陈德华带着他们跑到县政府办公室和综合农场办公室去批条子,然后,又带着他们去九龙窠母树大红袍那里剪穗。当他们两人爬到山崖上去剪穗的时候,陈德华站在底下,心中满是艳羡。接触茶业这一行深了,陈德华明白了大红袍的难得:全世界可就剩下这么几棵大红袍了,要是能要到苗穗培育出茶苗来,那可太好啦!于是,陈德华便笑着问谢庆梓,能不能给他一两枝大红袍穗条?没想到却被谢庆梓婉言拒绝了。这是陈德华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大红袍,最终还是没有缘分得到。他心里有点感慨,也有点遗憾。

而命运的设计,有时候叫人哭笑不得:在你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也可能在你满怀期冀的时候,前面却是一片峭壁绝崖。

1965年10月,为响应中央“社会主义教育”的号召,陈德华被县里抽调到邵武城关公社一个极为偏僻的大阜上生产队工作。这是陈德华第一次离开茶科所。在农村工作的一年时间里,陈德华过得极为愉快,帮助农民推广水稻新品种,帮助农民改善环境卫生,整天忙忙碌碌的。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充实极了。农民,大概是世界上最朴实直爽的一群人,与他们相处根本不用动什么心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生活真有点世外桃源。以至于1966年调回武夷山的时候,他还恋恋不舍。

陈德华委婉地回绝了领导要求他重回茶科所工作的安排。当时的茶科所依旧在天游峰上,一无编制,二无资金,也没有条件进行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再说了,到哪里不是为人民服务?陈德华便回到茶业局专门从事茶叶收购等工作,在武夷山到处奔波。

1968年,陈德华协同南平地区茶叶公司,在天心生产队试验岩茶机械化生产,用柴油发动机带动锅式杀青机进行炒茶、带动揉茶机揉捻,取得成功,提高了生产效率。1970-1971年,又分别在马头生产队和吴屯小际林场使用上述机械方法制茶,改革制茶工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969年,陈德华在武夷山慧苑生产队茶厂推广电灯照明制茶,成为武夷茶区第一个推广使用电灯照明制茶的人。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中国,正处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高烧的迷狂时期,在一般老百姓那里,电和电灯为何物尚一无所知。而28岁的陈德华却在琢磨用电动机改装成柴油发电机供电制茶,以摆脱和结束只能靠煤油灯照明制茶的日子。落实这个想法的时候,陈德华对于柴油机发电并不精通,但他善于开动脑筋,善于调遣人才。恰巧那时候来了几个福州下放“知青”,陈德华与他们集思广益,费尽周折,用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成功地运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慧苑生产队茶厂,也因此成为武夷山茶区大规模通电前唯一一个看到制茶有电灯照明的地方。

1971年,陈德华在桐木大队三港生产队茶场进行小种红茶制作工艺的改良。原先,小种红茶萎凋时,一般都是在室内使用明火进行熏烟萎凋烘干,这就需要有人时刻盯着火势,以免火大而烧上茶叶架子。稍不注意,就可能整幢房子着火。仅1971年一年间,桐木关茶区就烧毁了三座茶厂。当时的桐木关,一个生产队也不过一个茶厂。对这种情况,陈德华心急如焚,寝食难安,琢磨着一定要想出个妥善的法子来避免火灾的再次发生。过了几天,还真叫他想出办法了:何不在室外生火,然后将柴烟引进室内?于是,陈德华请来泥水工,利用地势高低,在屋外砌炉膛,然后通过烟道将烟雾引进室内,以达到萎凋的效果。近40年来,桐木关茶区自从运用这个法子进行小种红茶的萎凋烘干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

三、再进茶科所

1972年,领导指名要求陈德华回到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这是陈德华大学毕业10年间第二次踏进茶科所的门槛。

此时,茶科所已经从天游峰上搬到了晒布岩下,拥有一幢1000平方米左右的综合楼,用作制茶、办公和住宿。陈德华回到茶科所后,除了通电、扩建住宿场所外,主要的工作就是扩建茶园:与马头生产队调换,将天游峰上茶科所的茶园换到山下;向星村有关单位和个人购买茶园;自行开垦茶山。到1985年,茶科所已拥有茶园近140亩,奠定了武夷山茶科所现有规模的基础。陈德华和同事们的艰苦努力,不仅使得武夷山茶科所拥有了大片可以用于培育茶树新品种和发展已有品种的茶园,而且培养了武夷山茶业人才的大半力量。当时,九曲溪从八曲到五曲的沿溪两岸,几乎都是茶科所的茶园。茶科所的科研基地、厂房、办公场所、宿舍,在陈德华的扩建下已经初具规模,后逐渐搬迁至御茶园旧址,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此时的陈德华,刚过而立之年。激情岁月,迫不及待地想要建功立业;同样因为年轻,没有经验,也曾走过弯路,但他始终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信念,一直从事着有关茶的实践与研究。

当时,福云品种6号、7号十分流行,陈德华心动了,便从省茶科所引了种苗回来,种在他开辟出来的最好的六曲茶园,满心指望能有个好收成。可是,这些茶树长势虽好,却并不适合制作武夷岩茶。陈德华十分懊悔,决心好好考虑考虑什么才是适合武夷山发展的茶树品种?多年之前陈炳环老师说过的话,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武夷山,就要发展属于武夷山的特色。”陈德华觉悟到,选择品种,一定要考虑其适制性和适应性。深思熟虑之后,他忍痛割爱铲掉这些试验品种,决定改种肉桂。

肉桂茶的优良品质早已闻名茶界,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发展。1973年,陈德华决定将肉桂当做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来发展,于是,便在九曲溪两岸的茶园大面积种植该品种茶树。肉桂穗苗是从水帘洞生产队剪来的。经过陈德华的大力推广种植,以至于后来武夷山市乃至南平地区其它县、市等大武夷茶区种植的肉桂,大部分都是从他所种植的肉桂上剪穗的。直至现在,肉桂仍是武夷茶区最主要的当家品种之一。当时,天心大队副书记黄跃鸿看了他在天游茶园种植的肉桂之后,感慨万千:“小陈啊,你这肉桂的穗苗是从我那里剪去的,现在我那里的肉桂几乎快没了,而你这里的肉桂却发展得这么好!”茶科所种植研究较早、面积最大、地处晒布岩下的一片肉桂茶园,亦于2008年被省农业厅列入保护对象。

1979—1980年间,陈德华最主要的工作是整理武夷岩茶名丛和单丛。唐宋以来,武夷山的茶树品种很多,有名丛、单丛、花名之分。但是大部分只见于历史记载或是茶人的记忆当中。武夷山到底有多少种茶?这些茶的品质味道如何?谁也说不清楚。这时候,陈德华动了心思,要整理武夷山的茶类。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也不是不可能,但所花费的时间也许就太过漫长了。在省科委、县有关部门及天心村(大队)和各个自然村(小队)的大力支持下,陈德华组织带领茶科所的人员走村入户,对武夷山名丛、单丛进行全面的普查、挖掘、征集、整理、保护。他们踏遍了武夷山的每一寸土地,问遍了武夷岩茶产地的所有茶厂、茶农,尤其着重访问那些上了年纪一肚子都是茶典故茶知识的老茶农、老茶僧。他们还防遍了武夷山每一座产茶的山峰、山石,对每一株陌生的茶树都详细地记录和考察,并委托茶农直接育苗。这次对名丛、单丛的普查保护工作涉及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从留穗到育苗,前后共经历了两次,征集了216个名(单)丛,由于场地有限,最后只选育了165个品种。

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壮举!陈德华和他的同事们整理保存了武夷山大部分的茶树品种,为武夷山茶业的多元发展蓄积了力量。

收集到足够的标本之后,就要建立标本园来进行培育。该在哪里建立标本园呢?陈德华根据古籍的记载,多方访问,终于找到了武夷山九曲溪四曲旁元代御茶园的旧址。

还有哪里比在御茶园建立标本园更合适呢?

1981年,陈德华开始整理、开垦御茶园。御茶园始设于元大德六年,是专门制作武夷茶进贡给皇家的茶园。据《崇安县志》记载:御茶园初创时,曾经盛极一时,园内建筑的大致布局是,前有仁凤门,后有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清禅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等。此外,还有碧天桥和通仙井。可是到了1949年以后,繁华落尽现荒芜,原有的楼阁也都成了废墟,只留下一个通仙井,证明它确实是御茶园的遗址。

茶山上只种有一些地瓜和几十丛菜茶,满目凄凉,哪里看得出这里原来竟是皇家茶园。

通仙井深约两米,终年有水,修复前只剩一个井座,连井圈都没有。现在通仙井的井圈还是当时星村一户刘姓人家的井圈,大小刚好合适,就搬来套了上去。陈德华对通仙井进行原样加高,现在约有3米深。现在御茶园所有的制茶场所、茶园、通仙井都是根据陈德华的构思复原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陈德华不经意的作为,对于恢复御茶园的制茶功能,保护文化遗迹,传承武夷山茶文化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在玉女峰背后的御茶园旧址,陈德华与同事们一起,高规格、高标准地建立了5亩名丛、单丛标本园,种植搜集来的165棵茶苗。

现在的御茶园标本园里,茶树郁郁葱葱,千姿百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当你漫步御茶园,看着如洗的碧空下明媚而青翠的茶林,不禁会遥想当年御茶园的风光,可以高吟一曲“莫说昨日风光好,试看今朝盛景荣。”

从科研的角度来看,陈德华建立的御茶园标本园,保存了武夷茶区少有的茶树品种资源,堪称武夷岩茶的基因库。

从生产的角度来讲, 御茶园标本园每年生产的茶叶都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御茶园的重建,得到国内外茶界学者的广泛认可,无形中也给武夷山茶文化提供了实物佐证,丰富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内容。2008年, 御茶园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保护对象。

四、情定大红袍

“盈虚自有数,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陈德华以这四句话,来概括他自参加工作以来的经历。区区20个字,饱含了一个茶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要求。

1985年, 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说起自己与大红袍的情缘, 陈德华先生感慨万千:“这是老天的厚爱,老天给我的机会,让我与大红袍结缘。”

1985年,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50周年所庆,趁参加省茶叶研究所所庆之际,陈德华私下向自己的大学同学、省茶科所培育室主任黄修岩提出,希望从省茶科所带几株大红袍茶苗回武夷山种植。同学说:“你已不在市茶叶研究所工作了,管理方便吗?”已经调往星村镇工作的陈德华,本来应该是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但难舍大红袍情结的他仍然动情地对同学说:“为了武夷山茶业的大局,我会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办好的。”陈德华没想到,这次同学很爽快地答应了。约好了第二天返回武夷山的时间后,黄修岩主任真的带来了五株正本大红袍茶苗,包装得很隐蔽,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它种好!一路上陈德华的心情始终难以平静,如获至宝,恨不得一步就到武夷山!

回想当年,陈德华懊悔不已。他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只从省茶科所所引回五株大红袍,而不再多引一些?

其实,武夷山大红袍自上世纪60年代初“神秘”的走出九龙窠后,历经20多年,绕了一个大圈,又秘密的回到武夷山。

大红袍终于回“娘家”了。

为了能让大红袍无性繁殖成功,陈德华研究了九龙窠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后发现,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滴流。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陈德华费尽心力,在御茶园找到一个类似的生长环境。1985 年11月17日,这五株正本大红袍茶苗完好地种在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此后,陈德华秘密嘱托茶科所技术人员李秀华同志悉心照料。经过陈德华的繁育、推广,武夷山从此才有了无性繁殖的大红袍。

九龙窠绝壁上那6棵母株大红袍,每年只能产几百克茶叶。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想要品尝大红袍,简直就是一种奢望。陈德华引回大红袍母树穗苗并成功地进行无性繁殖后,武夷山大红袍才开始大量种植,名闻天下的“大红袍”也由此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大红袍之父”的称号,陈德华当之无愧!

大红袍繁殖成功了,寻常百姓也有口福了,可以享受到皇帝般的待遇了。1985年陈德华拼制了几百斤成品茶,在包装设计上,经过福建省茶业界前辈们的支持认可,通过了他自己设计的香烟盒大小(每盒15克)的外包装。1990年10月,陈德华前往安徽农业大学拜访中国著名茶人陈椽教授,恳请为大红袍题字。陈教授喜欢武夷岩茶,也希望武夷岩茶有更好的发展,所以欣然命笔,为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题写“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题”。陈椽教授的题字从1991年开始使用,如今已成为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特有标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但即便是英雄,也还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顾虑。那时,茶界权威张天福先生正好到武夷山,陈德华立即请其品鉴。张老先生一经品尝,当即给予充分肯定:好!

陈德华心里的包袱终于卸下了。

第一批由陈德华亲手制作,打着武夷山茶科所招牌的商品大红袍,就这样出现在茶叶市场上。令他意想不到的,大红袍一炮就打响了。这批茶,很快就被客商高价抢购一光。大家对大红袍简直到了膜拜的地步。但问题也随之来了:纯种大红袍毕竟刚刚开始试种,产量极其有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如果把带大红袍回“娘家”,比作陈德华人生的经典作品《木兰辞》的话;那么,拼配商品大红袍就是陈德华人生的另一部经典《孔雀东南飞》。它们,是陈德华对武夷山“大红袍”贡献的绝代双璧!

心系大红袍的陈德华又开始了一次大胆的试验:利用大红袍的品牌效应,生产一种与纯种大红袍风格不相上下的商品茶。

武夷山有许多品种茶,其中一些品种的质量并不亚于大红袍。比如肉桂,它的香气甚至比大红袍更浓郁;而水仙,它的茶汤之醇厚,堪称岩茶第一。如果将这些茶的优点综合起来,岂不更好?而且从技术层面来看,也应该不成问题。其实说到底,综合,就是拼配。而在茶叶精制过程中,为了保持成品茶的稳定质量,拼配是绝对必要的技术。只不过以前的茶叶拼配,一般是在同一品种的不同档次中进行。现在要做的,是在同一档次的不同品种中进行拼配而已。为了能使拼配出来的武夷“大红袍”品质更好,陈德华早晨带人上山采茶,晚上又经常研究制茶的工艺到深夜。他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试验很快就获得了成功。用纯种大红袍与数种优质岩茶拼配出来的“大红袍”,香好汤好,岩韵感极强。与纯种大红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拼配“大红袍”,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武夷岩茶中最有代表性的商品茶之一。

陈德华的商品大红袍成功后,一时间,许多茶商争相模仿,出现了一种中华大地遍地“大红袍”的鱼目混珠的局面。所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混乱之后,2008年,武夷山政府终于开始了规范茶叶市场的行动。在综合了省内外茶叶界专家的意见,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后,武夷山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与措施,包括商品大红袍的国家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质检审评制度等等。

政府颁布的大红袍法规政策,虽然使大红袍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规范,可各地商家模仿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陈德华表示,“政府的规范只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靠茶商们的观念转变,才能把大红袍的产业发展壮大。”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想要种活大红袍,还是种好大红袍?”据陈德华介绍,大红袍不是哪里都可以种的,大红袍对土壤、气候等条件的选择相当严格。虽然大红袍在一些地方都能种活,但是土壤条件不一样,最后做出来的茶质量也是不可能一样的。比起其它地方土壤条件下生产的大红袍,九龙窠的大红袍香幽而奇。究其原因,乃是九龙窠茶树的生长土壤,诚如茶圣陆羽的《茶经》上所言“上者生烂石”。而“烂石”,就是乱石风化土壤。

如今,大红袍市场上不仅存在各地茶商的模仿造假现象,还存在非理性炒作的苗头,导致大红袍价格一涨再涨。市面上,千金难买纯种大红袍,更不用说带有纯种大红袍的商品茶,就是拼配出来的武夷山大红袍也被人们热捧。人们对大红袍的疯狂追求,加之商家的炒作,使得武夷山大红袍的价格一路走高,越来越高。

面对这样的现象,陈德华忧心忡忡的表示,“大红袍一定要避免重蹈普洱茶的覆辙。”前几年,某些大牌经销商利用普洱本身的某些特质和人们对普洱茶的追捧,误导不懂茶的普通消费者,使得普洱茶市场呈现出非理性的状态;狂热的炒作,令普洱市场急速膨胀,某些媒体也据此以偏概全,开始了对普洱茶不实的并带有攻击性的报道,普洱茶市场因此而暴涨暴跌。“大红袍产业的发展,绝不能靠炒作,要靠茶商们齐心协力的改良茶品种,科技兴茶。”陈德华坚定地如是说。

陈德华探索大红袍20多年,对大红袍的独特之处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入的理解:首先,大红袍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很多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的实物和记载以供证明,全中国没有第二个茶树品种可以与之媲美;其二,大红袍有其独特的品质,真正的大红袍有幽幽的桂花香味,冲泡多次后又转粽叶香,口感独特;其三,在武夷山众多茶树品种中,大红袍的发芽期最迟,使得茶农、茶企可以调节生产期,专心进行制作。

2006年6月,国家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以手工技艺中唯一的制茶工艺被列入其中,陈德华也被市政府授予“武夷山市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的称号。这是陈德华的荣誉,也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和武夷山的荣誉。

北苑是唐宋时期福建武夷茶区的贡茶产地,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产区。宋代北苑茶名重天下。北苑茶的极品——龙团凤饼,是福建乌龙茶的前身。唐宋时期,武夷茶即已制成龙凤茶砖,亦称龙团凤饼。元代皇帝忽必烈,称帝后不久品即品饮到武夷茶,时名“石乳”,意为石头中溢出的乳汁,十分珍贵。此饼选用上好原料,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耐冲泡、醇爽甘浓、火香茶韵并存、韵味幽长,可长久陈放。是平日品饮、馈赠、收藏之佳品,历时愈久愈见珍贵。

1997年,陈德华把建茶的龙团凤饼这个历史题材挖掘并还原了出来。他研制了一批武夷紧压茶,亦称龙团凤饼。该饼是以武夷岩茶为原料,经过紧压工艺造型,改变散装条茶的疏松外形,有利于包装贮运,保质期长,便于定量冲泡,香醇味厚,能保持武夷岩茶的特有风格。几年后,当朋友们喝到这样的好茶时,个个都是赞不绝口。武夷紧压茶香味醇浓,十年以上的茶饼陈味较重,第三泡开始茶汤滑爽,滋味醇厚,饮之有物,留味长久。冲泡八九次而韵味不减,在炎炎夏日品饮此物,能让你感受到一种清凉的气息。在当时的制造过程中因为紧压的程度不够,所以会存在部分紧压茶出现陈化。在这个问题上面,陈德华去做了市场调查,之后到云南跟普洱茶人取了三次经,解决了茶饼在制造过程中遇到的蒸青问题。这一重大的创新,无疑会对武夷岩茶事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在改进、推广岩茶制作机械方面,陈德华的与时俱进,为武夷茶业做出的贡献意义非凡。

陈德华领导下的茶科所对岩茶做青设备如杀青机、热风炉等进行改进,并被广大茶农采用。改进杀青机,使得“拉锅现象”(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浑浊和焦粒)减少,火候更容易掌握。改进后的烘干机,使得烘干时间减短,劳动强度变小,生产效率提高,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的提高。尤为突出的是1985年首次采用武夷山第一个微电脑控制做青程序并获成功,它有似全自动洗衣机似,极大地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同时为武夷岩茶初制积累有关数据,探索做青相关规律,一些茶厂至今仍在沿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陈德华说,“传统手工做的茶比机械做的茶好”,这种观点太绝对了。做青微机监控仪代替人工操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自动记录做青过程的有关数据,可以避免人工记录可能出现的误差,又有助于做青工艺研究的开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凭经验、靠天气做茶的难题。1988年元旦,陈德华辞去星村镇副镇长的职务,受聘于武夷山市示范茶厂,当科技顾问。此间,陈德华指导这个厂搞好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他和茶叶界同仁自行设计一台萎凋机,大大降低了茶青的水份,并使萎凋这道工序由原来的4小时减少为半小时,同时投资把微电脑控制系统引进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并率先改进茶叶包装。精美的小包装茶叶投放市场后,果然十分抢手。陈德华在示范茶厂几年间,使这个厂实现了年年盈利。

五、三进茶科所

1991年,陈德华第三次回到武夷山茶叶研究所。武夷山茶区历来采用手工采茶和人工修剪,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武夷岩茶生产。1996年茶叶科学研究所与星村永生、九曲二个茶厂同时购买了采茶机和修剪机,并在各自茶园里试用,并获得成功,打破了那些未敢试用的茶农、茶企业主的思想顾虑。使用采茶机不仅能提高工效,增加效益,还是节省大批劳动力,缓解采摘洪峰,缩短采摘周期,保证鲜叶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措施。一台采茶机正常情况下以8小时为一个劳动日,每台每天可采鲜叶2400公斤,如用手工采摘,则需80人才能完成,(春茶每人每天只能采30公斤)。一台采茶机每天可节省75个劳动力;夏秋采茶机采茶数量相同,(手工采茶每人每天可采40公斤),一台采茶机采茶每天可节省55个劳动力。茶树修剪机能在冬季茶树修剪中实行机械化作业,有效地降低了茶园修剪成本,提高了效率,不仅修剪效率高,对茶树生长环境零污染,而且对茶树的损伤较小,利于茶芽早发、快发,还能使茶园外观平整,利于茶叶采摘。鉴于采茶机和修剪机的种种方便之处,武夷山许多茶厂、场随即很快使用了采茶机和修剪机,至今已普及使用到有规模、有条件的茶场。陈老师当初大胆的尝试,为发展武夷茶区岩茶生产作出积极贡献,深受茶农欢迎。

武夷山的茶产业因为有了陈德华的探索,而成为同行业的领头羊,为武夷岩茶这座高楼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参加各地名茶评比,则是为其粉刷了金光闪闪的永久漆。

自1982年首次参加全国名茶评比以来,武夷山茶叶研究所选送的茶样,每一次都获得名茶称号,其中包括1994年海峡两岸名茶评比以及全国、省、市的评比,是武夷山获奖最多、最早的单位,为提高武夷岩茶知名度,为武夷岩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具备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武夷岩茶,武夷山大红袍也与现代化的经济接轨。近年来,随着武夷茶产业越做越大,为了配合落实武夷岩茶的国家标准,配合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利用,武夷山市政府以茶科所的名义积极申报“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武夷岩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对提升武夷岩茶附加值,增强武夷岩茶的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武夷岩茶地位高于任何一种名茶的原因是其本身深厚的文化内涵。陈德华领导下的茶科所恢复御茶园制茶功能,修复御茶园标志建筑,无疑为武夷山茶文化的建构锦上添花。

六、记录大红袍

没有文字,历史只是空谈。陈德华对大红袍的贡献还体现在那一篇篇饱含着心血、记录着大红袍的点点滴滴的文章。就像一位称职的父亲,陈德华用文字记载着大红袍这个孩子的成长轨迹:1996年陈德华在《茶叶机械杂志》发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岩茶生产》;1997年在《福建茶叶》发表《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和提高品质措施》、《武夷岩茶快速做青技术与设备研究》;1999年发表《大红袍岩茶无性繁殖技术》;2005年在《中国茶叶》发表《武夷大红袍二三事》;2006年在《农业考古》发表《论中国茶王——武夷山大红袍》、《保持武夷大红袍茶树无性系后代成茶品质优异机理探讨》;2007年在《科技园地》发表《武夷肉桂茶优良品质成因及生产技术探讨》;2009年在《试验研究》发表《珍稀品种大红袍选育与推广研究》等等,可谓硕果累累。

一篇《论中国茶王——武夷山大红袍》,将大红袍全方位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大红袍”是有着许许多多传说的尤物,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我们满怀赞美。茶王的称号也是众说纷纭,大红袍凭着过硬的品质,让一切不再有悬念,当然,包括它的身价。大红袍的发展史,大红袍的植物学特征,纠正对大红袍的混谬说法,加强对大红袍的科学研究等等,洋洋洒洒的五千字可以让一个对大红袍一无所知的人详细地了解了大红袍。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岩茶生产》则是更多的从科技方面总结武夷岩茶的发展的方方面面。从茶苗的选育到采茶机和修剪机的推广,从制茶设备的革新与发展到产品包装的改进,最后提出继续发展武夷岩茶的措施,条理清晰地将武夷岩茶的发展过程刻入武夷岩茶发展史。

《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和提高品质措施》正如题目的概括,具体阐述的是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与提高武夷岩茶品质的措施。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有茶树本身品种的主观原因,也有自然环境的客观因素,包括土质和制茶时的天气等等。提高武夷岩茶品质的措施当然就要从上面那些影响的因素入手了。培育良种、改良土质、改进加工技术,进而总体提高武夷岩茶的品质。长篇大论总不如这样每个细节的强调来的实在,人如其文,陈德华就是这么脚踏实地的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武夷肉桂茶优良品质成因及生产技术探讨》综合阐述了武夷肉桂茶树良种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及其优良品质与生态环境、农业技术、采制工艺的关系;就肉桂的传统制茶技术进行探讨,并对肉桂茶树良种推广提出相应建议。肉桂是武夷山这些年快速发展并蔚然成荫的一个新品种,这篇论文的发表为广大的茶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产指导,为摸索中的人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珍稀品种大红袍选育与推广研究》是“珍稀品种大红袍选育与推广研究”课题的总结。它主要探索保护珍稀茶树名丛大红袍的路子,深入研究其生物特征、繁育技术、栽培特点以及成茶品质,最终让名丛产生更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20余篇文章对于一个常年行走在茶叶生产实践第一线的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陈德华先生为人低调,很低调,但是这些文章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一个朴实的茶人心系大红袍心系武夷岩茶所具有的踏实的、不平凡的品质。

 

七、传播大红袍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只在于他自己为社会做了什么,而是他影响着一群人为社会做了什么。陈德华在武夷山孺子牛般的耕耘了半个世纪多,他对茶界同事的影响,对后生的提携都是历历在目的。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茶科所不断有新人来跟着陈德华学做茶,“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些人或自己创办企业或到机关任职,陈德华可谓“桃李满天下”。

    应菇仔从1982年开始跟陈德华做茶,1991年自己在曹墩创办武夷山市实验茶厂;叶以发1984年与陈德华同事,后来在武夷山市良种场内创办武夷山市以发茶叶科学研究所;刘宝顺曾担任过武夷山市茶科所的所长,1993年创办幔亭岩茶研究所,现任职于武夷山市茶叶局;刘峰是武夷山市仙凡岩茶厂、武夷山市大茶壶茶叶研究所的掌门人,现任职于武夷山市茶叶局;陈思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跟着陈德华做茶,现在是武夷山市茶科所副所长。刘宝顺、刘峰是武夷岩茶高端茶传统派的代表,更是大红袍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真可谓“名师出高徒”。王国兴和徐斌夫妇则是科班出身,他们跟着陈德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后来也有了自己的成就。

    跟陈德华学做茶的茶人,我们还不得不提到西瓜、刘安兴和徐秋生这三个师兄弟。绰号“西瓜”的陈荣茂,是武夷山市岩茶厂厂长,武夷山知名茶人;刘安兴是武夷山市岩茶厂技术骨干,做茶评茶水平很高,是高级评茶师,评茶方面带有好多徒弟;徐秋生与刘安兴一样,是武夷山市岩茶厂的技术骨干,做茶水平相当了得。

    八曲茶厂的余良宝、九曲茶厂的彭德牛、顺青茶厂的詹顺青、祥岩茶厂的王国祥、天林实验茶厂的吴国清、南山茶厂的吴水发等等,当年都是跟着陈德华学做茶,后来有了自己一番成就的武夷山知名茶人、企业家。

陈德华就是当代武夷茶界的孔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在七十二贤人中,我们当然不能不提到陈德华的两个“子承父业”的儿子:陈拯、陈起。

    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是陈德华创办的武夷山首家民营科技茶企业,法人代表是陈拯,也就是陈德华的小儿子。陈拯,1972年出生,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对做茶有着浓厚的兴趣。1992年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茶,1997年底与父亲共同创办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1998年正式注册,注册商标为“櫆星”,主要生产“櫆星”牌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水仙、肉桂、金凤凰等系列岩茶产品。2004年在旗山工业园建厂,从2005年开始大规模跨越,北斗岩茶研究所的营业额呈良性增长。

    武夷山市爱德华实验茶厂是由中国著名茶叶专 家陈椽教授于1996年题名,陈德华提议创办,并长期担任茶厂的首席顾问,亲自参与各项工作。法人代表陈起,系陈德华长子。爱德华茶厂1996年注册成立,座落于武夷天心岩茶区,拥有百余亩得天独厚的茶园,

    茶园四周皆以青山秀岭为屏障,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洁净无污染。注册商标“竹缘堂”,主打产品为与陈德华有着不解之缘的纯种大红袍商品大红袍、肉桂、水仙、金观音、铁罗汉、水金龟等。福建武夷山爱德华实验茶厂(品牌:竹缘堂)目前处于向正规茶企的转型阶段,一座由武夷山著名民间设计家陈建霖设计的、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新茶厂,将在武夷山仙店工业园区拔地而起。我们相信在陈德华先生的指导下,它会在武夷山这个遍地茶企的激烈竞争环境中,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蜻蜓点水般地重走了一遍陈德华先生走过的路,内心只有惊叹。真诚、朴实,和蔼、安详……是我们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最直接的感受。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中国千千万万个劳动者中的一个。“做人,首先就是要做,做事情”,这是陈德华的人生哲理。以平常心去做事,不计得失;荣誉、头衔,只是给外人看的。

陈德华先生就像一泡极品大红袍,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岩韵。

 

                                                           作者:周圣弘、 姚倩、君妍      2010年8月8号于武夷学院

 编后记:

    在武夷山茶界,新老茶人皆称呼陈德华先生为“德华叔”;而传媒界则径呼他“大红袍之父”。

    在武夷山及中国乌龙茶界,陈德华先生拥有不少“第一”的头衔:第一个秘密引种大红袍茶苗回“娘家”武夷山并成功无性繁殖、推广“正本”大红袍茶树;第一个研制成功拼配大红袍商品茶叶;第一个恢复传统武夷龙团凤饼紧压茶并制成大红袍茶砖;第一个创办武夷山首家民营茶叶科学研究所武夷山市北斗岩茶研究所(品牌:櫆星)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陈老的头衔很多,但没有一个是虚衔。诚如有人描述的那样:陈先生没有一点居功的感觉,平淡的表情里写的都是对大红袍的执着与热爱。他的骨子里分明都是热情和真诚。他的性格让人想到了大红袍,深沉、朴实,有岩石般的骨头,香而不溢。

    陈德华先生1941年生于福建长乐县。1963年毕业于福建福安农业学校茶叶专业大专班,旋即分配到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从来到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的那一天起,陈德华三进三出茶科所,直到今天,都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武夷山的茶业,也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自己的人生。他一生都在种茶、制茶、改良制茶工艺、研究茶。五十年来,陈德华先生默默地为武夷山的茶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影响着武夷山茶业的发展历史,引领着武夷岩茶的发展方向,为武夷山茶业的后续发展培养了不少传承的人才。 

    今年茶季,由武夷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周圣弘教授指导、人文学院2008级姚倩同学负责的福建省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茶叶企业文化模式建构实验研究”获批立项。我们选取有丰富的企业文化积淀的武夷山北斗岩茶研究所为个案,以“一篇文章、一本书、一本画册、一个专题片、一首茶歌”为内容的“五个一工程”来建构茶企的企业文化。

    现在,由课题组成员姚倩、林君妍两位同学执笔的报告文学《陈德华与大红袍》已经完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搜罗了陈德华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近20篇茶学论文,以及社会各界摹写陈德华先生的17篇文章,分两辑,编辑成这本《陈德华与大红袍》文集,作为献给德华先生七十大寿的礼物。 

    本文集由周圣弘策划、统稿,由姚倩、严玉琢同学编辑、校对,刘继楠、冉春丽同学摄影、装帧。

    正如姚倩、林君妍两位同学在《陈德华与大红袍》一文的末尾所言:“陈德华先生就像一泡极品大红袍,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岩韵。”

同样,我们也期待着读者诸君对本书的品味与审评。

                                   

                                  编选者

                            2010年9月18日于武夷学院

 


上一个:武夷山市村野岩茶厂

下一个:武夷岩茶铁罗汉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