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高山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大田高山茶 > 大田高山茶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大田高山茶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眼下,在福建省大田县,种植茶叶、发展茶业的人已越来越多,岩城处处飘溢着阵阵浓浓茶香。可在几年前,大田的茶叶种植还经历了一场曲折。

    大田县种茶历史已有200多年,上世纪80年代,大田县全县茶园面积达三万多亩,产量1500吨,产品远销国内外。但因品种老化、管理粗放、加工技术落后,大田茶叶一跌再跌,其中素有茶乡之称的屏山乡,茶叶面积从2700多亩跌至700亩。大田的茶叶真无“路”可走了?

    选准茶路,高山定能产好茶

    六年前,出路找到了,台商陈先生来到大田发展茶业,一眼相中了终日云雾缭绕的屏山乡,他说:高山定能出好茶。

    大方广茶业公司创办后,从台湾进口3套先进的制茶设备,于当年春季开始制作春茶。场里原料不够,就向村民收购茶青,每公斤收购价4元多,比原先加工后的茶叶还俏卖。周围的村民听说台商加工后的茶叶一公斤能卖到三五百元,怎么也不明白,自己的茶叶却卖不到10元,一样的茶叶为何价钱差这么多?一天,老茶农苏庆灶深夜起床如厕,一阵从未闻过的浓浓茶香钻入鼻孔,让他的睡意顿消,寻味找去,原来就是台商的加工厂飘来的,老汉想通了:“难怪台商的茶叶卖到三五百元,我做了三四十年的茶叶也做不出这香味。”

    茶农们从台商、大田县经作中心的农艺师那里取到了“真经”:高山云雾多、湿度大,正是茶叶生产需要环境;高山紫外线、漫射光多,有利于茶叶内质的形成;高山昼夜温差小,茶叶不易老化、木质化,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质地和鲜绿色泽。而老茶农们原来一直种的“福云6号”毛蟹等老品种,产量虽高,但品质不尽如人意,加上加工技术落后,怎能加工出好茶呢?

    制出好茶,技术里算出附加值

    以往,许多茶叶加工户,大多使用落后的滚筒杀青机、手拉式烘干机,温度、火候都难以控制,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差、香气低,滋味不浓,自然就上不了档次。

    近年来,大田县的大户茶叶加工厂率先改革传统制作工艺,以液化气为燃料,换上了新式杀青机、烘干机,既方便、卫生,也减少了制茶过程的二次污染;引进台茶工艺,在作青上多翻少摇,延长作青时间,使茶汤色泽翠绿;做形上,速包机、平揉机取代了整形机使茶条圆紧,色泽嫩绿,同时对茶叶进行深加工、精包装,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了让制茶技术更精湛,县里去年还请来了省、市茶叶专家和省农大教授,实地到茶园、茶厂里进行指导;通过举办制茶能手赛等活动,一次次地把茶叶竞优创新的理念推向高潮。

    大田现已列入福建省全省茶业新区开发科研基地,常年聘请省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农业厅和省茶科所茶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该县每年至少举办培训班12期,参训人员达1000人次以上,印发各种技术资料3800多份。全县种茶大户等共130余人参加了高山优质乌龙茶加工制作技术培训班,聘请了三明市农业局、安溪农业与茶果局的专家进行授课,茶农们形成了很浓的科学制茶的好氛围。

    大田县现有加工生产的“高山云雾茶”系列有高山优质乌龙茶、金萱,绿茶有银针、雪山毛尖,红茶有东方美人等10多个产品,“仙顶”牌乌龙茶、绿茶经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东方美人”在2001年国际茶博展交易会评审中获得国际名茶金奖。大田县茶产业基本情况 大田闽中茶叶要素市场项目(闽中茶都) 

    加工工艺的改进,茶叶的身价也一路上扬,屏山乡屏山村老茶农苏启构原来加工的茶叶一公斤卖不到十元,现在厂里换上了先进的做青机、杀青机、速包机、平揉机、松包机等设备,加工出来的茶叶已卖到了苏启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每公斤500元的“天价”,但现在的苏启构却一脸自信地告诉笔者:身价还会再上涨。

    短短几年间,大田县通过扩大无公害茶园、绿色茶园、有机茶的面积,选择高海拔、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的中高山区作为发展基地,以抢占茶叶市场的制高点,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全县茶业跨越式发展,茶产业突飞猛进,茶叶面积由原先的万亩发展到3万多亩,而且每年新增茶园以6000至一万亩的增长速度在发展;茶农们的制茶水平也得到快速提高,茶叶品质不断攀升,每公斤茶价从1999年的二三十元,年年翻番,2000年突破百元,2002年突破千元,今年更是卖到了四千元。县里还在工商部门注册了“仙顶”牌注册茶叶商标,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管理,以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上一个:大田县茶产业基本情况 大田闽中茶叶要素市场项目(闽中茶都)

下一个:大田高山绿茶改高山红茶获得成功,佳顶红茶屡获嘉奖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