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问道中国茶 > 武夷山功夫茶茶艺大红袍十八道工序,武夷茶艺表演

武夷山功夫茶茶艺大红袍十八道工序,武夷茶艺表演

武夷山功夫茶茶艺大红袍十八道工序解说词,武夷山市艺术团团长李丽春茶艺表演的经典武夷山功夫茶茶艺大红袍十八道.
武夷山功夫茶便于表演大红袍冲泡方法十八道工序 
1、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2、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3、大彬沐霖、乌龙入宫.      
4、高山流水、春风指面.
5、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6、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7、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8、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9、捧杯敬茶、众物传盅.    
10、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11、三龙护鼎、初品奇敬.   
12、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13、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14、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15、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16、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17、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18、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武夷山茶艺十八道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武夷山市艺术团团长李丽春所表演武夷山功夫茶茶艺大红袍十八道工序解说词及茶艺表演图片展示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武夷岩茶茶艺十八道解说词:
准备工作:木制茶盘—个,宜兴紫砂母子壶—对,龙凤变色杯若干对,茶道具一套,茶巾二条,开水壶一个,热水器一套,香炉一个,茶荷一个.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武夷山茶叶网(www.lincha.com)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叶嘉”是苏东坡用拟人笔法之武夷茶代称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是明代制作宜兴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武夷山茶叶网(www.lincha.com)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武夷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清沏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品饮武夷岩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像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冲泡武夷岩茶时要备有两把紫砂壶,一把紫砂壶专门用于泡茶,称为“泡壶”或“母壶”;另一把容积相等的壶用于储存泡好的茶汤,称之为“海壶”或子壶.现代也有人用“公道杯” 代替海壶来储备茶水.把母壶中泡好的茶水注入子壶,称之为“母子相哺”.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乘着壶热再冲开水,称之为“再注甘露”.武夷山茶叶网(www.lincha.com)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海壶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时茶艺小姐的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嘉宾行礼致敬.过去有人将这道程序称之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因这样的解说充满刀光剑影,杀气太重,有违茶道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予以扬弃.

第八道:夫妻和合,鲤鱼翻身
闻香杯中斟满茶后,将描有龙的品茗杯倒扣过来,盖在描有凤的闻香杯上,称之为夫妻和合,也可称为“龙凤呈祥”. 把扣合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在座的各位嘉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第九道:捧杯敬茶,众手伟盅
捧杯敬茶是茶艺小姐用双手把龙凤杯捧到齐眉高,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右侧的第一位客人行注目点头礼后把茶传给他.客人接到茶后不能独自先品为快,应当也恭恭敬敬地向茶艺小姐点头致谢,并按照茶艺小姐的姿势依次将茶传给下一位客人,直到传到坐在离茶艺小姐最远的一位客人为止.然后再从左侧同样依次传茶.通过捧杯敬茶众手传盅,可使在座的宾主们心贴得更紧,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鉴赏双色是指请客人用左手把描有龙凤图案的茶杯端稳,用右手将闻香杯慢慢地提起来,这时闻香杯中热茶全部注入品茗杯,随着品茗杯温度的升高,由热敏陶瓷制的乌龙图案会从黑色变为五彩.这时还要注意观察杯中的茶汤是否呈清亮艳丽的琥珀色.喜闻高香是武夷品茶三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人闻一闻杯底留香.第一闻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三龙护鼎是请客人用拇指,食指扶杯,用中指托住杯底,这样拿杯既稳当又雅观.三根手指头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武夷山茶叶网(www.lincha.com)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品茶中的头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宋代范仲淹斗茶歌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是请客人第二次闻香,请客人细细地对比,看看这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腴”即请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御茶园贡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来代表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从鼻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可以全身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含英咀华”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所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此美妙的岩韵.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饮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请客人自己动手泡茶.看一看壶中的茶泡到第几泡还能保持茶的色香味.“游龙戏水”是把泡好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泡后的茶叶,行话称为“看叶底”.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叶片的周边呈暗红色,叶片的内部呈绿色,称之为“绿叶红镶边.”在茶艺表演时,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戏水,故名“游龙戏水.”武夷山茶叶网(www.lincha.com)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第十八道: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乐,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径,友谊的纽带,在茶艺表演结束时,请宾主起立,同干了杯中的茶,以相互祝福来结束这次茶会.

   大多武夷山茶叶公司在培训武夷山功夫茶十八道中过于强调死记硬背,茶道者本随性,若死记硬背则失茶之灵性,茶艺人员若能在熟练十八道茶艺的内容和内涵,可根据茶叶冲泡过程的时间长短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更显优雅自然.而且武夷山功夫茶十八道比较适合两个人配合,一人冲泡,一人解说,这样则就更加自然.例外对于武夷功夫茶十八道中的一些名词也需要一定的了解.
    附武夷山功夫茶茶艺十八道解说词中的相关知识及茶艺人员在介绍武夷山茶文化需要掌握的基本介绍:
武夷茶经汉代的闽越国与"叶嘉"传说   
武夷茶源流连载(2)唐代关于武夷山"晚甘侯"和"研膏蜡面茶"的文字记载  
武夷茶源流连载(3)(4)宋代武夷茶斗茶兴盛,元代正式成为贡品   
武夷茶经:民国间武夷山成为全国茶叶科研中心   
武夷茶经:新中国武夷茶业崛起,改革开放武夷岩茶成为武夷山支柱产业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系列节目 第一集:武夷问茶 
CCTV走遍中国之武夷山茶文化 第二集:万里茶路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三集:茶路风云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第四集:茶风古韵   
CCTV《走遍中国》武夷山茶文化 第五集:茶神传奇大红袍母树 
武夷山大红袍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 
黄贤庚:乌龙茶发源于武夷山;乌龙茶问世记证人王草堂   
宜兴紫砂壶名家,中国历代紫砂壶名家
连横: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   
古代赞美茶的诗句,咏茶诗,茶诗茶联汇总

    黄贤庚先生介绍到,武夷山人不但擅长种茶、制茶,而精于品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 鉴茶的基础上,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一体,整理总结出一套颇富雅兴的“武夷茶艺”,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茶艺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前三道主要是造就平和心境、幽雅环境,让品茗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四至十二道主要是冲泡技巧.如泉水初沸为宜,烫洗壶杯,提高壶温等.冲泡是否讲究关系到能否保持岩茶之真味和茶叶出味的快慢;十三至十五道.是斟茶和拿杯的方法.“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旨在使各杯茶水浓淡一致,以示待客一视同仁.自行三指拿杯称“三龙护鼎”既免于小杯不便双手递接,又免于起坐纷纷,影响寂静气氛;十六至二十二道,主要是品饮艺术,先观色,再闻香,后尝味.清代钱塘诗人袁枚《武夷品茶》“得三昧”.颇有哲理,传为美谈.品饮岩茶要多品啜几杯,才能解到其中韵味,最后五道,把品茗和欣赏歌舞、交友联谊结合起来,纵横之谈,尽享茶乐.   
    一是茶道即人道,茶道最讲人间真情。
本套茶艺通过“母手相哺”、“夫妻和合”、“君子之交”等很俗的程序表达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和朋友之谊,很真切地给人以温馨的感受。
二是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艺术地再现了武夷山茶师在审评茶叶时“三看、三闻、三晶、三回味”的高超技巧,参与了这套茶艺后就真正懂得了武夷山茶人是如何审评茶叶的。
其三是重在参与。
在本套茶艺中客人与主人围桌而坐.共同候汤、鉴水、赏茶、闻香、观色、品茗。每—个客人都是茶艺的创作者,而不是旁观者,正因为有这三大特点,所以这套茶艺深受欢迎,并已在全国各地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专卖店广泛流传。

    武夷山除了功夫茶十八道茶艺,还有古代武夷山茶艺程序有二十七道,合三九之道.大红袍的冲泡方法很多,以下几种就是传统的武夷山功夫茶道茶艺的工序.
武夷山古道茶艺如下;

  1.   恭请上座,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2.   焚香静气 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3.   丝竹和鸣 轻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4.   叶嘉酬宾 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代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意为茶叶嘉美.
  5.   活煮山泉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6.   盂臣沐霖 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喻为孟臣.
  7.   乌龙入宫 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武夷山茶叶网(www.lincha.com)
  8.   悬壶高冲 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9.   春风拂面 用壶盏轻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情新洁净.
  10.   重洗仙颜 用开水浇然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11.   若琛出浴 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入,以善制茶枕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12.   玉液回壶 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为均匀.
  13.   关公巡城 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14.   韩信点兵 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15.   三龙护鼎 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即稳当又雅观.
  16.   鉴赏三色 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17.   喜闻幽香 即嗅出岩茶的香味.
  18.   初品奇茗 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19.   再斟兰芷 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20.   品啜甘露 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指岩茶.
  21.   三斟石乳 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22.   领略岩韵 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武夷山茶叶网(www.lincha.com)
  23.   敬献茶点 奉上品茶之点心,一般以咸味为佳,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24.   自斟漫饮 即住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25.   欣赏歌舞 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到吟诗唱和.
  26.   游龙戏水 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恍若乌龙在戏水.
  27.   尽杯谢茶 起身喝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上一个:吴怡仁:张天福与武夷岩茶

下一个:武夷山主要的武夷岩茶厂公司企业目录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