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国茶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问道中国茶 >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5-13: 武夷岩茶之精制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5-13: 武夷岩茶之精制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五章武夷岩茶之采制第十三节武夷岩茶之精制

茶书档案

  书名:《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原名《武彝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作者:林馥泉

  出版日期:福建省农林处农业经济研究室 1943年 

 第十三节 武夷岩茶之精制 

  武夷岩茶,在山制造,各个步骤均甚考究,力求精细,在山之成茶,已非一般毛茶可比,故交庄后之再制手续,较其他茶种之复制,手续较为简单。主要工作,不外分级、筛制、整理,使制茶合乎一定标准,妥为包装、便于运销而已,其步骤如下: 
1.称重―包头将全部制茶由岩厂挑运下山,交给庄主。庄主依监理人之账簿,一一核对,逐箱过秤,除去装箱重量,统计其净重,以凭重算给山价(山价亦称包价,各类茶种连同“焙茶”,均给予同一山价。山价于茶全数交庄后一二日内,即须算结,以便包头遣散临时雇用之人工)。 
2.解包审查分级―岩茶在制作处理之不同,或茶种之各异,制成之茶,既属同种之茶,亦可分若干不同种类。如水仙中可分为头堆水仙、二堆水仙,奇种中亦可分头二三堆。此项分级工作,在山无法进行,交庄后由老练之茶师,逐箱启封,各包均需解开,就外形及香味观察、审度,并于同批茶中提出少许冲泡,认真品评以判断其等级。以品质较上者,解包归并为一堆,此即谓头堆茶。稍逊者即归并为第二堆,更次者并为第三堆茶。三堆茶通常即并入名种中。如属单丛奇种,或名丛者,则并不解包,仍分别分开,分清等级,同一等级茶叶,并为一堆,再放入锡箱内,按其次序,择天气晴朗,分发筛制复拣。 
3.筛制及拣剔―岩毛茶之筛制,通常选择晴天行之,以免雨天湿气使茶叶吸收水分易招劣变。茶解包后即用二号筛(筛眼大小可参阅本章第十节第三段)筛之,筛面茶即经扬簸后分发女工拣剔,即拣剔初制时未净之黄片、茶梗等,拣净之茶,称为头号茶。筛下茶用三号筛再筛,此三号筛面茶,仍照法扬簸,去其茶末,复分发女工拣剔,拣后之茶为二号茶。其筛下茶,用五号筛再筛。五号筛面茶,如上法簸拣,成为三号茶。筛下茶则用六号筛筛之。茶经此四次筛分,筛法均称为平筛。六号筛上茶,即需以抖筛法用五号筛抖筛之。此筛上茶及筛下茶,均分别簸、拣,筛上茶并为三号茶,筛下茶称四号茶。上述六号筛平筛下之茶,经七号筛平筛之。此筛之筛上茶,复以六号筛抖筛之,其筛上之茶如法分别簸拣。筛上茶纯正后,即并为四号茶,筛下茶即称五号茶。其七号筛平筛下之茶,则用八号筛平筛之。筛上茶复用七号筛抖筛之,筛上茶仍分别簸及拣,纯净后并为五号茶。筛下茶则仅过簸,而无须再拣,纯净后称六号茶。其八号筛平筛之筛下茶,则用十号筛筛之,筛上茶过簸,称七号茶。筛下茶即为茶末,另为提出。前述之头号茶至七号茶,均分别覆火,其后匀堆。 

 

4.补火―各号茶之补火,行于全数茶制毕或因感在山火力不足茶叶未足干,或因解包复制、筛簸拣剔,此项工作如在阴雨天气进行,则茶叶吸收水分,不免受潮湿,是故须于均堆包装前再行一次补火,其法如在山中之复焙,唯时间较速耳。但用此法补火,非属高明之茶师不能胜任。盖茶叶之烘焙,次数过多,则茶香飞散,茶素亦因之减损愈大,故须力求香味之减少。是以茶庄复制时之补火,多数茶庄并不经此项手续,一面力求在山烘焙之足火,一面于解包分级复制时,选择天晴,如遇下雨或阴湿天气均不举行,如此可不必于复制时,多一番补火手续。 
5.均堆―岩茶精制后之均堆,其法与制红绿茶之均堆法同。即将各号茶分层堆积于均堆台上,使层次无乱,后用均堆耙由堆上直耙而下,使各号茶均匀混合,然后称重包装。茶均堆之后未行包装之前,即须先行品评,时或为茶客之要求,或欲符合一定之标准,常于堆中酌配入少许味香或色浓之其他种茶,以配合色味,务使制茶合乎要求为原则。 
6.称重“庄包”―茶叶补火均堆完毕,是为精茶,随即秤重包成“庄包”(即可直接出售之包装),每包重4两。“庄包”用纸两层,内层即利用在山团包之种纸,外表衬以新纸,将茶包成长12公分,高宽各8公分之长方形包。故“庄包”亦称为四方包。包时,包中仍须放入前述之红白纸签,标明茶种及岩名。后于包面加盖岩别、茶种名称之红色或黑色图记。“庄包”手续至此已告完毕,专候装箱。 
7.装箱运销―岩茶箱亦称二五之青茶箱。箱系枫桦或酸枣之薄板制成。高44公分,宽41公分,长48公分,外裱纸两层,底层为普通草纸,外层用印有花纹庄号等的棉纸裱背,底色淡黄,每箱重8到9斤。内箱为金属制成,计有三种:一为铅锡混合铸之铅锡桶,每桶重4斤半;一为锌板桶,即普通铁皮用锡钳成,每个约重10斤;一为纯铅之薄铅桶,每个重1斤半到2斤半不等。以经济而论,尚以第一种为合,每箱可装上述之四方包120包,分6层装入,每层4行,每行5包。装箱务求紧密,以免茶香散失、茶叶受湿变质。装前内箱四边,须先衬纸一层,装后加盖,并用锡钳口。近木盖一面,内箱顶尚须衬纸一张,免使钉箱后,裱褙缝口时油料物质漏入,被茶叶吸收,影响茶质。木盖用骑钉钉边,钉后加裱棉纸,上注茶种及毛重、庄名、封箱日期等等。边沿仍裱以花边棉纸,然后涂料加油,候干后,于箱外加编竹篾包一层,以防于运销时,起落搬动,箱包损失。昔时系用棕索捆缚,俗称“打花索”。据云此项包装,比篾更为牢固,现已废用。篾包完毕,外用锌板刻制岩名、庄号等字样,用黑墨汁刷印其上。复于其他一面,标明件数。至此,包装可称完竣,即可配运。 
8.精制时之减损情形―岩茶精制,由岩毛茶以至制成精茶,其过程茶量之减损,并无红茶精制时减损之大量。兹将武夷制茶所1941年度精制岩茶时,茶量减损情形之记录载后,以示一般: 

林馥泉先生所著的《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相关内容: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第一章茶园概说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第三章生产经营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武夷岩茶之采制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 第四章武夷岩茶之栽培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四章武夷岩茶之栽培

  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第五章武夷岩茶之采制:初步萎凋

林茶网: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岩茶之采制:复焙装箱精制 

武夷山林茶网: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七章武夷岩茶品评

林茶网: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 - 附篇名人咏武夷茶诗武夷采茶山歌 

作者:林馥泉   整理:观茶器 黄绍峰


上一个:安溪铁观音起源

下一个:浙江安吉白茶获世界茶联合会的世界佳茗大奖

最新产品

最新资讯